08
2020-06
5月29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第四期“专业领航”石榴云课堂,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岳涛、钱巨、杨志斌和数据管理与知识工程研究所的李博涵四位老师精彩开讲,吸引了近200名学生参与其中。本期云课堂由岳涛、李博涵主持。石榴云课堂线上会场首先,岳涛围绕复杂性、不确定性、抽象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五个关键词展开讲述,介绍了GE、IBM和Siemens PLM等国际公司提出的现有数字孪生开发平台,进一步讨论了数字孪生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接着,她系统讲解了其所在的学院实验室Simplexity Lab(简研社)的Simplexity数字孪生学科建设平台的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和现有基础,指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虚拟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发展潜能巨大,我们要加快研发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支持的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的脚步。岳涛报告《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支持的数字孪生技术研发平台》随后,钱巨用“如何测试计算机视觉算法”和“如何测试自动驾驶”两个例子生动引出“软件工程+计算机视觉”的报告主题,通过对比传统软件工程技术与视觉化软件工程技术,指出将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软件工程能够极大提升其易用性,增强其
28
2020-05
5月22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第三期“专业领航”石榴云课堂,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的张玉书、韩皓、朱友文和软件研究所的王森章四位老师为近200名本科生云端领航,助力成长。本期云课堂由张玉书主持。石榴云课堂线上会场首先,张玉书作了题为《图像信息安全》的报告。他指出,近年来手持相机设备的迅速普及带来了图像大数据的激增,在用户享受云存储便捷性的同时,图像的隐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他系统地讲解了图像加密、图像取证和图像哈希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对图像信息安全涉及的密码学、区块链、深度学习等技术做了介绍。张玉书报告《图像信息安全》随后,韩皓从“什么是软件安全”、“软件安全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软件会不安全”、“提高软件安全的办法”几个问题展开,层层递进,概述了软件安全的相关内容。他结合程序自动安全分割和基于TEE的内核监控模块两个例子,指出提高软件安全的关键是一方面要提高软件的内生安全,另一方面要增加软件的外部保护。韩皓报告《浅谈软件内生安全与外在保护》接下来,朱友文以“输入法智能联想”和“网购评价系统”为切入点,提出“能否既避免共享过程中的隐私信息泄露,又获得全面的分析结
25
5月15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第二期“专业领航”石榴云课堂,学院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的张立言、顾晶晶和朱旗三位老师与近200名本科生云端相聚,畅聊专业话未来。本期云课堂由张立言主持。石榴云课堂线上会场首先,张立言系统介绍了“以人为中心”的多媒体数据分析涉及的部分研究问题,包括人脸识别、人脸聚类、人脸标注、人脸表情识别、人脸属性编辑、人物动作识别以及健康数据管理与挖掘等。她指出,在多媒体数据大爆炸的时代,许多数据涉及人脸,因此人物信息的提取极具应用价值,同时也有很大的挑战性。张立言特别提到健康数据管理与挖掘通过分析数据、精准画像、风险干预,可以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张立言报告《“以人为本”多媒体数据分析研究问题》随后,顾晶晶对其所在团队的科研工作情况做了整体介绍,分析了团队在“高空移动网络的智能计算”、“高效融合与动态认知”领域的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创新点,帮助同学们认识移动网络的智能计算和智能系统。结合我校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她从无人机研究切入,介绍了空间—地面环境的实时监控;着眼同学们的日常出行,她以“智行推荐”为载体生动地介绍了面向城市演变的跨平台群
15
5月10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举办2020年第一期石榴国防大讲堂,邀请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副所长、我院1989级校友缪万胜研究员为近200名本科生云端开讲。本期国防大讲堂由院长陈兵主持。石榴国防大讲堂线上会场首先,缪万胜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展开,系统介绍了615所的六大产业布局和专业技术体系。同时,他强调615所注重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的培养,并向南航计算机学院的同学们发出参加企业开放日的邀请,期待与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缪万胜介绍615所基本情况随后,缪万胜正式开讲“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随着航空电子系统向更加综合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航电系统规模和复杂度大大上升,未来软件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结合国防背景与航空软件,形象地构建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以“好友聚餐”、“消防灭火”等具体事件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成熟度级别。接着,他系统地介绍了不同能力成熟度等级的特征和等级提升内涵,用实际案例说明随着软件能力越来越成熟,企业的生产力可以得到不断提升。缪万胜介绍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AI自动代码是否意味着程序员要失业?”、“
10
为保障学生安全有序返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返校工作,按照学校“错峰错时、分期分批”返校的开学要求,多次召开返校工作专题会议,全面梳理学生返校情况,严格把关返校申请,准确把握返校学生的动态情况。4月23日-5月8日,计算机学院陆续迎来了返校研究生、本科生1000余人。4月23日是2020届硕士毕业生返校的第一天。一大早,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院长陈兵、副院长燕雪峰、党委副书记管祎就来到校门口,亲切迎接学生重返校园。学院领导关心询问了学生在路上的情况,为学生送上包含防疫手册、防护口罩、学位服、毕业纪念餐券的暖心大礼包,并叮嘱学生一定要做好防护,合理规划好毕业期间的各项安排,珍惜这段特殊而短暂的毕业时光。为确保2020届硕士毕业生顺利办理毕业离校手续,学院提前进行了周密安排,在学院大厅设置毕业手续集中办理点,协助即将毕业离校的硕士毕业生高效、顺利、安全地办理相关手续。27日,学院领导在毕业手续办理点同毕业生们畅谈,祝福同学们在未来广阔的舞台上有更好的发展。送走了2020届硕士毕业生,4月28日上午,院党委书记刘健荣、院长陈兵、副院长赵蕴龙、副书记管祎在2016级本科
5月8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师生齐聚云端,开启“专业领航”石榴云课堂系列讲座的第一期开课启航。学院院长陈兵、副院长燕雪峰、党委副书记管祎和学院五所一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为近500名本科生云端开课,领航青春梦想。本期云课堂由管祎主持。石榴云课堂线上主会场首先,陈兵从学院概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对计算机学院总体情况作了介绍。他从“解算装置”专业设立到人工智能学院成立的发展历史讲起,向同学们系统地展现了师资队伍强、学科实力雄厚、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办学成果显著、国际合作紧密的学院形象。在“开放、进取、包容”的学院文化熏陶下,实现人才培养规格高、学术研究水平优、服务社会产出多、团队竞争能力强是学院的发展愿景,也是全院师生共同努力拼搏的方向。陈兵院长介绍学院总体情况随后,学院五所一中心的教师代表就研究方向与师资力量等分别对研究所/中心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的袁伟伟老师以幽默的语言介绍了“可盐可甜”的模式所和“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师团队;软件研究所的周宇老师从梅宏、邬贺铨院士的“计算无处不在,软件定义一切”出发,详细介绍了软件所
24
2020-04
4月15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举行2020年第一期“石榴教授月导航”。学院院长陈兵教授为近600名本科生云端开讲,讲座题目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思考”。石榴教授月导航线上主会场“未来已来 时不我待,学人工智能 赢未来”,陈兵教授从学院今年获批的人工智能新专业招生口号切入本期讲座主题,他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通过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码精准追踪等生动例子说明大数据、大模型、大计算三者掀起了AI热潮。随后,陈兵针对中美的人工智能发展做了比较分析。他从数据、算法、算力和产业四个要素出发,进行国内外AI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中国有数据规模大、论文数量多的优势,但也存在传统行业数据积累少、高影响力论文不够的问题,同时指出计算能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保障。陈兵指出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是高端人才,而核心任务是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最后,陈兵用“南航AI有什么基础”、“南航AI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南航AI研究特色是什么”三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并进行深度解读。此次讲座带给同学们新知识、新眼界、新思考和新启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陈兵教授月导航现场
16
2019-12
12月13日晚,计算机学院2017级“勿忘国殇 吾辈自强”主题月讲评在D1213教室进行。此次月讲评由辅导员刘译善主持,学院教学办主任林卉、辅导员石振东应邀参加,2017级全体学生到场听讲。12月13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月讲评正式开始前,全体人员肃穆起立,为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之后刘译善组织大家观看《每个人的“12·13”》微电影,结合电影内容告诉大家如何理解、看待国家公祭日。直至今日,日本仍有部分人士对日军在二战期间的屠杀强暴罪行抱持回避、淡化、甚至否认的态度,西方对这段历史则采取暧昧的态度,如果我们不记住,那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子孙孙在面对这些质疑和问题的时候又会是一个怎样的态度呢?遗忘和无知是对那段伤痛历史中的人们最大的不尊重,“昭昭前事 惕惕后人”,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国家才能更好地前行。接下来石振东通过《你大四了》短视频,结合毕业生的几个小故事引发大家反思自己当下的学习生活状态,告诫大家珍惜为数不多的大学时光,努力奋斗、增强自身本领。除此之外,林卉借助年级会就同学们对于教务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答疑。 此次月讲评结合国家公祭日这一历史节点开展思政教育,走近历史
13
12月12日下午,计算机学院2016级年级会在将军路校区D1213教室举行。本次年级会的主题为“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由2016级本科生辅导员黄基主讲,2016级全体本科生参与。首先,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强调了全面小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开创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安排,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开启了“新征程”。辅导员黄基向学生们解读了“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四点内容的出处和内涵,并针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学生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其次,由黄基老师讲解了最新版教学系统的教学计划、毕业设计事宜,同时为找工作的同学发布招聘会内容,督促学生抓紧最后冬招的机会,争取找到满意的工作。最后,面向全体考研的同学开展考研动员会,从考前准备、考中注意事项、考后安排能方面对考研学生做了提醒,特别指出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院长陈兵分别以书面形式为各位考研学子送上寄语,并制成精美书签会同“考研大礼包”一起发放给学生作为勉励。(作者:黄基)
06
2019-11
11月3日晚,计算机学院2017级“榜样的力量”主题月讲评在将军路校区2111教室进行。此次月讲评由2017级辅导员刘译善主持,8名2016级本科生主讲,2017级全体学生参加。年级会上,主讲人朱迪、张天凡、赵子渊、陈蔓薇、张宗杰、焦安康、于湉辉红、杜云共8名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大三学年面对读研、实习、工作、出国时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你需要不断尝试,失败的经历只是为了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之努力”、“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事情,那就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不负当下才能不负未来”、“没有所谓最好的选择,只有自己将来不会后悔的选择”、“不用管别人怎样,做好手头应该做好的事情,认清自己的位置,补足自己的劣势”、“羡慕别人是没有用的,要想走出自己的路,你就得有自己的思考”等频出的金句收获掌声的同时也给2017级的同学对于未来的选择与准备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通过月讲评线下的分享与线上答疑,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在加深了大家对未来发展道路的理解与认知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作者:刘译善、叶竹静,供图:荆顺吉)
2019-09
9月11日晚,计算机学院2017级新学期月讲评在将军路校区2110教室进行。本次月讲评由辅导员刘译善主讲,全体2017级学生到场听讲。会上,刘译善老师首先就大二下学期的成绩进行了总体分析,针对各专业的成绩波动情况和核心主干课程的成绩进行了详细解读。之后就各专业课程框架,分析介绍大三上的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各绩点段学生的学习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步入大三,对于未来的选择学生大都感到迷茫。为此,刘译善老师针对学生即将面临的工作、出国、考研、保研几个选择作了介绍,提供学生相应的参考信息以帮助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最后,刘译善老师做了“关于大学”的随谈,通过“什么时候你感到父母老了”“你想对前两年的自己说什么”等话题互动,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时光,珍惜大学生活。再结合近期热点问题,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讲评结束,同学们纷纷鼓掌,表示对大三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作者:刘译善、王康星)
9月1日-3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迎来了361名2019级本科新生,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筹划、积极组织,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学院迎新工作,包括党团员在内的3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迎新岗位上,保障了所有新生顺利完成报到。迎新是展示学院风采、提升学生对学院归属感的重要环节,学院将迎新主题定为“计算人生·智启未来”,寓意着同学们从此进入人生新的阶段,南航计算机学院将为大家开启人生美好篇章。迎新过程包含了营造新氛围、定格新形象、体验新成果、感受新发展、暖送新祝福、对话新未来等环节,用心迎接每一位新生的到来。营造集体新氛围,定格宿舍新形象为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校园生活,营造集体生活的良好氛围,学院从宿舍小集体着手,精心安排,为每个宿舍张贴门牌,营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为每个宿舍配备宿舍信息板和学习辅导白板,引导学生建立宿舍公约、制定宿舍目标,营造集体学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迎新期间,学院用拍立得相机为新生拍摄“宿舍第一张合影”、“我和阿姨第一张合影”、“我和爸妈在南航的第一张合影”,定格新学期新形象,也为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体验专业新成果,感受学院新发展迎新期间,学院迎新点专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