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1-08
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学校、学院氛围,了解专业发展,体验专业特色,加快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变、步入大学学习生活正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启2021级本科生入学教育,于8月18日至21日面向2021级新生线上开展了两期“石榴星播客”优秀学生事迹分享会和两期“C语言训练营”,内容涵盖时间管理技巧、学习习惯养成、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及专业课学习入门培训等方面,共吸引了700余人次本科新生参与其中。“石榴星播客”优秀学生事迹分享会于8月18日和20日分两期开展,由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许彧文主持,邀请了学院6位高年级优秀学生分享自身学习成长经历。在时间管理技巧方面,2018级本科生金玥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同学们一要树立明确目标,二要合理安排阶段任务,三要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2019级本科生马睿在学习模式转变、合理安排预习和复习、有效利用各类资源、摆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结合自身经历给同学们提出了相关建议。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面,2020级本科生季馨婷在调整自身状态、确立自身目标、主动寻找资源、积极争取机会、锻炼独立能力、把握
19
2021-07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把脉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增强我校学子航空报国的信念、坚定投身国防事业的人生理想,7月13日至16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师生赴上海、江西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专项调研。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院长陈兵,副院长张道强、燕雪峰、赵蕴龙,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祎,院长助理关东海、李鑫,学院教师代表陈鸣教授、朱琨教授、翟象平副教授、李娟副教授、章阳副教授,辅导员代表以及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学生代表共计26人参加了此次调研,先后走访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〇四研究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及江西洪都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家国防企业。思想高度重视,安排周密细致“国防企业面对面”是我校巩固国防就业市场、提升学生就业层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计算机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前期就企业选择、调研内容、人员配备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在企业选择方面,通过对上海、江西两地国防企业的初步调研和详细对接,综合考虑学生就业和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定5家国防企业。在
05
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建党百年”为教育契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了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党员、青年团员在线收看大会直播,开展 “建党百年”专题研讨,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以计算机学子的昂扬姿态为党庆生。1日上午,学院组织48名新发展学生党员共同前往将军路校区国旗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升旗仪式,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嘹亮歌声,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点燃了师生的爱国情怀。随后,学院学生党总支与师生代表齐聚学院111会议室,共同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回望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的壮丽篇章,庆祝建党百年。大会正式开始后,与会师生跟随会议进程起立唱国歌,认真观看大会直播。聆听完总书记讲话,现场进行了石榴“政”在看——建党百年专题学习研讨会。师生代表结合自身所学所感与成长经历,围绕“青年人的责任担当”、“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奋斗”、“汲取英雄榜样力量”与“党领导下家乡的发展变迁”等话题畅所欲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计算
29
2021-06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展2021年第四期创新训练营,邀请学院优秀本科生、研究生为低年级学生进行实用专业知识培训,内容涵盖虚拟机VMware、文件系统Linux、数据库操作以及软件部署与应用等方面,训练营全程在学院113报告厅举行,吸引了300余人次的本科生参与其中。第四期创新训练营第一讲于5月16日晚举行,学院2019级本科生卫凌禹和吴政徽主要介绍了虚拟机VMware的概念与安装步骤,现场进行了部分软件、指令操作的演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了虚拟机。同时,卫凌禹为同学们讲解了文件系统Linux的命令,介绍了文件系统的层次化标准、文件类型与文件权限,并现场演示了Linux系统的使用方法,便于同学们更直观地学习相关知识。第四期创新训练营第二讲于5月29日晚举行,学院2017级本科生胡春林为同学们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他首先引入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详细讲解了关系模型、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语义和语法规则以及数据类型的用途等等。接着,为便于同学们理解数据库的实际操作,胡春林现场演示了搭建新的数据库、导入数据列表、使用SQL
22
6月15日,计算机学院硕士20162党支部与公寓服务中心党支部共同前往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感受伟人风范,学习梅园党史”党支部共建活动。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一行人参观了梅园新村纪念馆,学习了纪念馆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从陈列厅到周恩来同志故居再到中国代表团办事处旧址,一件件珍贵的文史资料在肃穆氛围中生动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忘初心、坚守信仰、永远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梅园新村纪念馆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再现了1946年5月开始长达十个月的国共南京谈判的历史,不仅为当时的中国照亮了前景,也是共产党峥嵘岁月的光辉见证。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腾飞离不开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更离不开一代代共产党人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的赓续。随后,师生党支部围绕支部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参观梅园新村的所学所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公寓服务中心党支部一直以师生为本,扎实做好师生服务工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计算机学院硕士20162党支部广泛号召党员在朋辈群体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学习科研的排头兵,为老师、同学办好事、解难题。学习党史可以明理增信,更重要的是深思与践
12
6月8日,计算机学院硕士20161党支部应邀前往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睿科技综合管理党支部开展“学党史,守初心,争做排头兵”校企党支部共建活动。硕士20161党支部书记何花,辅导员杨耀勇、许彧文与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参加此次活动。支部共建交流会上,国睿科技综合管理党支部书记王惟一向计算机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为与会师生介绍了国睿科技的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他表示,校企支部共建可以凝聚支部智慧,融合学生支部的活力与企业支部的力量,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构建互促发展新格局。接着,两个支部围绕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重点互相交流工作、学习经验。计算机学院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分为主动深入做好自主学习、形式多样开展集体学习与知行合一开展实践教育三个阶段,通过不断拓展学习资源、创新学习形式,形成了全院上下学习党史的热烈氛围。国睿科技则通过创新形式,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活”起来、“实”起来。随后,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南航2010届毕业生、国睿科技轨道交通部技术骨干景顺利,分享了他在岗位上与国家轨道交通事业一同成长的十年历程,频频指出“党员同志先上
31
2021-05
5月28日中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二期“院长有约”石榴成长交流会成功举办。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党委副书记管祎、院长助理李鑫,与来自2020级的14名本科生聚焦“专业学习兴趣与方法探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会上,针对同学们普遍关心的人工智能相关话题,陈兵从算法、数据、算力三个维度,对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陈兵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他勉励同学们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发展机遇,着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我校“三航”特色优势,实现人工智能与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技术成果落地。随后,同学们围绕专业学习、课程设置、科研竞赛、职业规划等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与困惑。在换位理解学生困惑的同时,老师们也积极地为大家出谋划策。过程中,陈兵多次叮嘱同学们重视第一课堂学习,夯实基础,以高数和物理课程为例,从思维培养的角度解释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重要性。现场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最后,与会老师向同学们赠送了专业书籍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参与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
5月27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二十五期“石榴教授月导航”在计算机学院113报告厅成功举办。学院网格与云计算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彤老师作题为“云计算与云系统”的主题报告,为150余名学生精彩开讲。首先,张彤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与架构,指出云计算自2006年提出至今,一直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研究现状上看,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伸缩性、按需服务与低成本的特点,与现实中“云”的特征相似,这也是云计算采用“云”的叫法的原因。大数据是需求,云计算是手段,没有大数据就不需要云计算,没有云计算就无法处理大数据。接着,她以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云计算先行者为例,分析了国外云计算的发展现状,同时与国内阿里巴巴、万物云与云创大数据等代表性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的异同点。随后,她依次对谷歌分布式文件系统GFS、国产云存储技术淘宝分布式文件系统TFS、Amazon弹性计算云EC2、阿里云计算服务ECS、Amazon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与阿里云大数据库技术OceanBase做了详细介绍,帮助同学们充分了解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体会
24
5月21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石榴红课堂”第二期在计算机学院113报告厅成功举办,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缪国龙副教授作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报告,题为《新中国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学院教工支部党员、学生支部党员以及学生代表一百余人共同参加。本次活动由学院组织员胡彤主持。首先,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为缪国龙颁发了“计算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特聘导师”聘书,邀请缪国龙老师为学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添动力。随后,缪国龙正式开始作主题报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报告围绕新中国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三个方面展开,他选取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与党的十八大作为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分阶段回顾了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引发与会师生的思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虽然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艰难曲折,但广大共产党员以崇高的理想为激励,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人民群众迸发出了无比高昂的建设热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之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空前解放思
06
4月29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二十四期“石榴教授月导航”在计算机学院113报告厅成功举办。学院数据管理与知识工程研究所李博涵副教授作题为“科研的灵光——数据、知识与计算”的主题报告,为120余名学生精彩开讲。首先,李博涵从南航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引入,抛出“大数据有大智慧”的观点,引发同学们的思考,理解数据的重要性。接着,他从大家熟知的二进制0和1开始说数据,说明数据与计算相互依存并赋能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来临,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案例帮助同学们理解大数据和大知识的内涵。随后,他引导同学们从“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和“知所不知”三个方面探讨了大数据的分析与计算方法,指出思考的尽头才是创新的开始,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子要着重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最后,他围绕“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和素养”话题,阐述了编程素养和数学素养在科研学习中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克服拖延症、掌握时间管理的智慧,在科研上做“加法”,在生活中做“减法”,享受勤勉学术、快乐科研的状态,迸发科研的灵光。随着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大数据时代
4月14日-28日,受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科学工程学部邀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组织100余人次本研学生参加工业4.0、人工智能和可持续性等关键研究领域的线上系列学术讲座。本次系列讲座共计3场,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科学工程学部Keeley Crockett教授、Bamidele Adebisi教授等多位专家就《弥合工业4.0技能鸿沟,实现创新、增长和业务转型》、《智能工厂的可持续和有效维护策略》等5个主题面向学生进行了专题分享。Carl Diver博士和Bamidele Adebisi教授以《弥合工业4.0技能鸿沟,实现创新、增长和业务转型》为主题,向学生讲解了智能能源系统、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现状;Keeley Crockett教授以《合乎道德的重要性——建立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为主题,讲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Yonghong Peng教授以《人工智能的未来——建立人工智能,增加人类自主权》为主题,向学生讲述了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等领域的重大影响;Alhussein Albarbar教授以《智能工厂的可持续和有效维护策略》为主题,向学生展示了在工业
30
2021-04
4月23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162党支部与体育部第一党支部在将军路校区体育中心联合开展了“重温党史忆初心,强健体魄炼党性”主题支部共建活动,活动由计算机学院本科162党支部书记胡朋主持。首先,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从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惊天动地”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员同志们对党的历史、初心和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接着,全体党员随机分为五组,共同参加了“重温党史忆初心”党史接力答题活动。裁判员一声令下,体育场上一道道身影飞奔而出,向答题区冲刺。冲刺是速度与耐力的较量,接力是团结与默契的比拼,答题则是党史知识储备的展示。整场比赛中,党员同志们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呼喊喝彩的加油声、冲刺奔跑的脚步声、清晰洪亮的答题声不绝于耳。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最终第五组的党员同志们率先获得12支小红旗,夺得冠军,其他队伍紧随其后、不甘示弱,同样收获了汗水与掌声。随后,支部党员围坐成圈,体育部第一党支部杜长亮为大家带来题为“强健体魄炼党性”的党课分享。杜长亮首先带领大家对体育发展史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大学生身体素质现
4月28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首期“石榴红课堂”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作题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思维和战略定力》的主题报告,学院教工支部党员、学生支部党员以及学生代表两百余人共同聆听本场有政治高度、有理论深度的思政金课。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书记耿瑞主持。活动开始,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祎为何畏颁发了“计算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特聘导师”聘书,邀请何畏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更具专业度的新能量。随后,何畏正式开始作主题报告。首先,她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引出报告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思维和战略定力。她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历史的学习、研究,近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历史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历史的本体论、过程性、目的性思维,探索事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未来方向,确定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接着,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坚持历史思维的重要性。一是,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背景与初心使命,说明历史思维帮助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中定位初心使命;二是,
21
为做好2021届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4月19日下午,“信息领航,智赢未来”信息类专场招聘会在我校将军路校区体育中心篮球馆举行。本次招聘会由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指导,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举办,相关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前往现场与用人单位、求职学生沟通交流,指导学生投递简历。本次招聘会共有包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99家用人单位参加,共计提供岗位近600个,需求专业包括航空航天类、自动化、电子信息类、物理类、计算机类、经济学类、材料类等,涉及工作地域包括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安徽、山东、陕西等地。招聘现场,同学们积极投递简历,与用人单位招聘代表进行深入、充分的交流。参与同学表示,此前发布的微信推送“数字带你看‘信息领航,智赢未来’信息类学科专场招聘会”帮助同学们提前了解此次招聘会参展企业,且此次招聘会与自身专业匹配岗位较多,通过与企业交流,对自身求职和职业规划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此次信息类专场招聘会参与组织学院结合学科特点,精心策划、积极筹备,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