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石榴国防大讲堂”云端开讲。本次活动邀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基础软件部主任李健和人力资源部青年骨干马睿骁为同学们带来题为“直面缺芯‘少魂’,自主创新矢志锐华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的主题讲座,吸引学院12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讲座由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丁瑶主持。首先,李健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疫情爆发对世界各国经济和政治带来的深远影响,分析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并指出现阶段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李健围绕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行业态势、锐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亮点成果。他指出嵌入式操作系统正朝着高安全、高可信、综合化、虚拟化、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趋势发展。同时他说明了我国安全关键嵌入式软件与国外存在的差距,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高安全等级嵌入式操作系统产品以及支撑工具、安全规范与技术体系、安全认证方面的研究,筑牢国家的安全防线。接着,李健借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说明了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
9月22日上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二十六期“石榴教授月导航”云端开讲,学院网格与云计算研究所教授周璐作主题报告,与270余名学生共同探索“区块链的前世今生”。首先,周璐从传统货币到电子货币再到数字货币的演变引出区块链的历史起源,举例说明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区块链的概念。她指出,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共享数据库,通过利用去中心化和去信任方式集体维护一本数据簿的可靠性。相较于基于数据库的传统记账,分布式记账具有分布存储、多方维护、内置合约、去信任化、信息流资金流合二为一以及难以篡改的优势。接着,她讲解了区块链的区块结构、块链结构和梅克尔树等技术原理,并针对现有区块链共识机制的容错率、网络要求、能耗与性能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当前区块链技术在防伪溯源、原创版权、房屋租赁、疫苗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技术融合可以实现全行业、各领域的横向融合与协作。针对技术融合的关键技术,周璐介绍到,通过区块链+大数据,可以让数据真正“放心”流动起来;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可以相互赋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智能”;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可以让物物安全、智能连接。最后,她
为响应国家和学校对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2021年9月15日开展了直博生专项计划宣讲会。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燕雪峰、博士生导师代表吴强教授、陈钢教授、刘哲教授、魏明强副教授、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丁瑶以及2018级同学参加了此次宣讲会。本次活动由燕雪峰副院长主持,以线上的方式进行。首先,计算机学院燕雪峰副院长向参与会议的同学介绍了直博生专项计划,从导师师资、基金资助、访问交流、培养特点、支持政策、选拔方式等方面阐述了该专项计划的优势。燕院长指出直博生专项培养计划对学生个人发展乃至相关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十分重视该培养计划,将为加入该培养计划的直博生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团队,并在资源、经费等方面进行倾斜,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这次可贵的机会。吴强教授对通信网络和内生安全领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指出该领域是国家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对口方向,是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优势领域,拥有良好的科研前景和就业优势,期待更多有志青年的加入。陈钢教授强调了程序语言和EDA工具在信息产业方面的重要性。他指出这两个领域是我们国家的薄弱环节,呼吁直博生加入相关领域的研究,为国家
2021级本科生入学报到在即,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明确目标规划,顺利开启大学学习生活新征程,9月18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举行“计遇青春·智绘芳华-从‘新’出发,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2021级本科生线上见面会,主要分为“欢迎新同学”、“祝福新征程”、“严守新规章”、“笔绘新展望”四个环节,学院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许彧文、韩桂馨和全体本科新生共同参与其中。见面会在《南航之光》学校宣传片中拉开帷幕。在“欢迎新同学”环节,韩桂馨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2021级本科生的专业分布、男女比例、生源地分布等情况,重点解读了“计遇青春·智绘芳华”迎新主题的深刻内涵。同时,两位辅导员面向同学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分享了自身的求学经历、工作理念、办公信息等,在欢迎新同学入学南航的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多与辅导员交流,树立“有困难、找老师、勤交流、快解决”的思维。在“祝福新征程”环节,韩桂馨对同学们初入大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按照类别从学习、生活、其他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提出了解决问题及困难的方法和建议,同时结合学院3位高年级优秀学生的事迹和经历,为新生
为切实做好2021级本科生入学筹备工作,促进学院与天目湖校区之间的交流,保障学院后续人才培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9月7日赴天目湖校区开展调研,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院长助理参加调研。本次调研主要以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开展。在校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院一行首先参观了天目湖校区各功能区,先后来到学生工作办公室、实验楼、自习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场所,深入了解了天目湖校区办公、创新实践教育、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基本情况,重点关注了学院相关场地、设施的布置、筹备情况,充分感受了天目湖校区教学、科研、生活“共享联通”一体化空间的便利。随后,学院一行和天目湖校区党工委书记张新明,管委会/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江波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江波代表天目湖校区对学院入驻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天目湖校区目前的运行情况、基础建设的推进情况及后期规划,同时表示将加强与学院的交流,共同促进天目湖校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院长陈兵代表学院对天目湖校区为入驻学院所做的大量筹备工作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院的迎新相关工作规划及进展情况,同时表示首届天目湖校区学生的教
为精准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制定科学清晰的发展目标,减少学生与家长的教育困惑与思想顾虑,促进家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工作更有温度和深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2021年暑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近20名学生开展了家访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祎、院长助理李鑫、相关班主任、专业老师及辅导员参与了家访工作。为使家访工作全面有效地进行,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落细,真正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性,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作为出发点,精准开展家访工作。一是通过前期基本情况调研与排查,精准确定家访对象,由于短期内无法做到“普及式”家访,学院对本科生进行全覆盖式信息梳理,选取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为重点对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个性化家访工作计划,提高家访工作的针对性与效率。二是动员全员参与,除各年级辅导员外,本次家访邀请到学院领导、班主任、专业老师等一同参与,使得家访工作队伍组成更为丰富与多样化。三是完善家校信息网络,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通过与家长联系沟通,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同时家校信息网络的完善更加有利
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学校、学院氛围,了解专业发展,体验专业特色,加快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变、步入大学学习生活正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启2021级本科生入学教育,于8月18日至21日面向2021级新生线上开展了两期“石榴星播客”优秀学生事迹分享会和两期“C语言训练营”,内容涵盖时间管理技巧、学习习惯养成、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及专业课学习入门培训等方面,共吸引了700余人次本科新生参与其中。“石榴星播客”优秀学生事迹分享会于8月18日和20日分两期开展,由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许彧文主持,邀请了学院6位高年级优秀学生分享自身学习成长经历。在时间管理技巧方面,2018级本科生金玥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同学们一要树立明确目标,二要合理安排阶段任务,三要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2019级本科生马睿在学习模式转变、合理安排预习和复习、有效利用各类资源、摆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结合自身经历给同学们提出了相关建议。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面,2020级本科生季馨婷在调整自身状态、确立自身目标、主动寻找资源、积极争取机会、锻炼独立能力、把握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把脉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增强我校学子航空报国的信念、坚定投身国防事业的人生理想,7月13日至16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师生赴上海、江西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专项调研。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院长陈兵,副院长张道强、燕雪峰、赵蕴龙,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祎,院长助理关东海、李鑫,学院教师代表陈鸣教授、朱琨教授、翟象平副教授、李娟副教授、章阳副教授,辅导员代表以及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学生代表共计26人参加了此次调研,先后走访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〇四研究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及江西洪都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家国防企业。思想高度重视,安排周密细致“国防企业面对面”是我校巩固国防就业市场、提升学生就业层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计算机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前期就企业选择、调研内容、人员配备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在企业选择方面,通过对上海、江西两地国防企业的初步调研和详细对接,综合考虑学生就业和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定5家国防企业。在
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建党百年”为教育契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了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党员、青年团员在线收看大会直播,开展 “建党百年”专题研讨,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以计算机学子的昂扬姿态为党庆生。1日上午,学院组织48名新发展学生党员共同前往将军路校区国旗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升旗仪式,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嘹亮歌声,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点燃了师生的爱国情怀。随后,学院学生党总支与师生代表齐聚学院111会议室,共同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回望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的壮丽篇章,庆祝建党百年。大会正式开始后,与会师生跟随会议进程起立唱国歌,认真观看大会直播。聆听完总书记讲话,现场进行了石榴“政”在看——建党百年专题学习研讨会。师生代表结合自身所学所感与成长经历,围绕“青年人的责任担当”、“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奋斗”、“汲取英雄榜样力量”与“党领导下家乡的发展变迁”等话题畅所欲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计算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展2021年第四期创新训练营,邀请学院优秀本科生、研究生为低年级学生进行实用专业知识培训,内容涵盖虚拟机VMware、文件系统Linux、数据库操作以及软件部署与应用等方面,训练营全程在学院113报告厅举行,吸引了300余人次的本科生参与其中。第四期创新训练营第一讲于5月16日晚举行,学院2019级本科生卫凌禹和吴政徽主要介绍了虚拟机VMware的概念与安装步骤,现场进行了部分软件、指令操作的演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了虚拟机。同时,卫凌禹为同学们讲解了文件系统Linux的命令,介绍了文件系统的层次化标准、文件类型与文件权限,并现场演示了Linux系统的使用方法,便于同学们更直观地学习相关知识。第四期创新训练营第二讲于5月29日晚举行,学院2017级本科生胡春林为同学们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他首先引入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详细讲解了关系模型、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语义和语法规则以及数据类型的用途等等。接着,为便于同学们理解数据库的实际操作,胡春林现场演示了搭建新的数据库、导入数据列表、使用SQL
6月15日,计算机学院硕士20162党支部与公寓服务中心党支部共同前往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感受伟人风范,学习梅园党史”党支部共建活动。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一行人参观了梅园新村纪念馆,学习了纪念馆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从陈列厅到周恩来同志故居再到中国代表团办事处旧址,一件件珍贵的文史资料在肃穆氛围中生动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忘初心、坚守信仰、永远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梅园新村纪念馆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再现了1946年5月开始长达十个月的国共南京谈判的历史,不仅为当时的中国照亮了前景,也是共产党峥嵘岁月的光辉见证。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腾飞离不开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更离不开一代代共产党人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的赓续。随后,师生党支部围绕支部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参观梅园新村的所学所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公寓服务中心党支部一直以师生为本,扎实做好师生服务工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计算机学院硕士20162党支部广泛号召党员在朋辈群体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学习科研的排头兵,为老师、同学办好事、解难题。学习党史可以明理增信,更重要的是深思与践
6月8日,计算机学院硕士20161党支部应邀前往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睿科技综合管理党支部开展“学党史,守初心,争做排头兵”校企党支部共建活动。硕士20161党支部书记何花,辅导员杨耀勇、许彧文与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参加此次活动。支部共建交流会上,国睿科技综合管理党支部书记王惟一向计算机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为与会师生介绍了国睿科技的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他表示,校企支部共建可以凝聚支部智慧,融合学生支部的活力与企业支部的力量,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构建互促发展新格局。接着,两个支部围绕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重点互相交流工作、学习经验。计算机学院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分为主动深入做好自主学习、形式多样开展集体学习与知行合一开展实践教育三个阶段,通过不断拓展学习资源、创新学习形式,形成了全院上下学习党史的热烈氛围。国睿科技则通过创新形式,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活”起来、“实”起来。随后,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南航2010届毕业生、国睿科技轨道交通部技术骨干景顺利,分享了他在岗位上与国家轨道交通事业一同成长的十年历程,频频指出“党员同志先上
5月28日中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二期“院长有约”石榴成长交流会成功举办。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党委副书记管祎、院长助理李鑫,与来自2020级的14名本科生聚焦“专业学习兴趣与方法探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会上,针对同学们普遍关心的人工智能相关话题,陈兵从算法、数据、算力三个维度,对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陈兵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他勉励同学们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发展机遇,着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我校“三航”特色优势,实现人工智能与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技术成果落地。随后,同学们围绕专业学习、课程设置、科研竞赛、职业规划等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与困惑。在换位理解学生困惑的同时,老师们也积极地为大家出谋划策。过程中,陈兵多次叮嘱同学们重视第一课堂学习,夯实基础,以高数和物理课程为例,从思维培养的角度解释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重要性。现场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最后,与会老师向同学们赠送了专业书籍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参与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
5月27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二十五期“石榴教授月导航”在计算机学院113报告厅成功举办。学院网格与云计算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彤老师作题为“云计算与云系统”的主题报告,为150余名学生精彩开讲。首先,张彤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与架构,指出云计算自2006年提出至今,一直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研究现状上看,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伸缩性、按需服务与低成本的特点,与现实中“云”的特征相似,这也是云计算采用“云”的叫法的原因。大数据是需求,云计算是手段,没有大数据就不需要云计算,没有云计算就无法处理大数据。接着,她以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云计算先行者为例,分析了国外云计算的发展现状,同时与国内阿里巴巴、万物云与云创大数据等代表性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的异同点。随后,她依次对谷歌分布式文件系统GFS、国产云存储技术淘宝分布式文件系统TFS、Amazon弹性计算云EC2、阿里云计算服务ECS、Amazon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与阿里云大数据库技术OceanBase做了详细介绍,帮助同学们充分了解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