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16

2020-12

党支部结对共建,师生党员同“学”共“进”

2020年12月8日,计算机学院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硕士19161党支部在学院515会议室开展“知时政、学四史、探发展”主题党建活动,师生党员同“学”共“进”,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知时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开始,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冯爱民带领大家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纷纷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不仅仅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和行动力量,更是向青年人发出的宣言书,作为共产党员,作为研究生,他们将紧密联系学习、科研,以学促行、以学促研。学四史·致敬党史中的沂蒙精神之后,硕士19161党支部副书记汪子璇带领大家学习党史中的沂蒙精神: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在讨论环节,大家表示将以沂蒙英雄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开拓奋进,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中国!探发展·探讨人工智能新发展以上两个分享学习交流之后,师生党员们又结合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探讨了:“新时代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新发展,用‘沂蒙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讨论环

15

2020-12

计算机学院2018级开展“大三的岔路口,我该何去何从?”公开月讲评

12月11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开展“大三的岔路口,我该何去何从?”主题公开月讲评,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刘译善担任主讲人,各学院辅导员、2018级本科生共400余人参加。针对2018级本科生当前普遍存在的迷茫状态,刘译善通过“精准定位”、“分析到位”与“落实有为”三个部分,从自我探索出发,引导大三学生做好毕业去向选择与生涯规划。首先,刘译善分析了前期调研所得的2018级学生毕业去向意向数据,帮助学生明确当前大三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二十个我”的互动游戏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认知自我,帮助学生“精准定位”。随后,刘译善从“人各有志”中“志”就是价值观体现引入,进一步介绍价值交换、工具性价值和终极性价值的概念,通过阶梯法帮助学生剖析自身的终极价值观。她提到选择会满足价值需求,而价值反过来又决定选择,指出学生应该明晰自己的价值观,“分析到位”,做出自己满意的决策而非盲目跟随与接受。接着,刘译善对比了近五年学院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与就业情况,用往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学生提供经验参考。针对推免、考研、出国和就业四个方向,她分别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分享了四个方向的信息

14

2020-12

计算机学院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讲座

12月11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特邀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倪亚红,在计算机学院113报告厅开展题为《考试前后心理反应及调节》的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吸引了80余名本科生参加。讲座由学院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段仕伟主持。首先,倪亚红分析了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就业、升学的良好态势,鼓励学生树立高度自信,切勿盲目自我否定。接着,倪亚红指出“压力无处不在”、“压力无时不在”,引导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随后,倪亚红从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学习问题切入,罗列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而聚焦考试的关键时间节点,深刻剖析了考试前、考试中与考试后三个阶段诱发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并针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给出了缓解焦虑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向目标,在压力中建立新的、健康的心理平衡状态。最后,倪亚红为在场的学生进行催眠释压,帮助学生以更好的身心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伴着舒缓的音乐和轻柔的话语引导,同学们逐渐放松,缓缓睡去。本次心理健康辅导讲座为学生日后应对大学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压力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考试、面对学习、面对生

11

2020-12

计算机学院举办2020-2021学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暨信仰公开课

12月8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0-2021学年“青马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暨信仰公开课在计算机学院113报告厅举行。南京师范大学团委创新创业部部长沈晓海、学院全体辅导员以及来自本科、研究生各年级的170余名培训班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学院团委副书记汪子璇主持。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进一步提高团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全面推进从严治团精神和要求,践行“一学一做”,学院团委面向团员开展了“后备军培养计划”。研究生辅导员刘爽围绕培养内容、培养形式、培养计划及要求、考核管理四个部分,向学员们讲解了“后备军培养计划”与“青马工程”,着重介绍了从普通团员到入党积极分子、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从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的四个阶段,强调了各个阶段的要求和考核管理办法,并向全体学员承诺,将充分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数量,让每位学员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接着,本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班长、2018级本科生张嘉明向学员们讲述了参与“青马工程”的学习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学习心得,并提出三条班级公约,一是课前报名看公告、打卡签到要记牢,二是积

10

2020-12

计算机学院勇夺2020级足球新生杯冠军

12月6日上午,2020级足球新生杯决赛在将军路校区西操体育场展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对战经济与管理学院,常规比赛时间两院比分3:3战平,在点球大战中,计算机学院5:4战胜经济与管理学院,勇夺2020级足球新生杯冠军!近300名师生到场为球队呐喊助威。在本届足球新生杯比赛中,计算机学院新生足球队发扬不畏强手、敢打敢拼的精神,顽强拼搏,挥洒青春的汗水。日常训练中,队员们不惧寒冷,每天6点准时现身操场开展训练;比赛过程中,队员们通力合作,精诚配合,创下不败战绩;更有场外激情饱满的啦啦队,用阵阵呐喊鼓舞球队士气!最终,队员们不负众望,赢得本次比赛的冠军,创下计算机学院足球新生杯比赛的最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长期以来,计算机学院一直重视学生体育工作,将体育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精神宣讲、组织实施、后勤保障等方面持续做好相关工作。后期,学院将不断总结、改进,把体育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建设、班级

08

2020-12

计算机学院2020级开展“学习——让你有‘计’可寻”公开月讲评

12月5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开展“学习——让你有‘计’可寻”主题公开月讲评,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胡朋担任主讲人,各学院辅导员、2020级本科生共400余人参加。首先,胡朋以新生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为切入点,结合不同群体分析了期中考试情况,为不及格学生敲响学习警钟并提出学习建议。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入大学的学习概念,讲解大学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大学学习是什么”。同时针对学生入学后出现的学习不适应现状,分析中学和大学教育模式的差别,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尽快适应大学学习节奏。随后,胡朋根据前期学校和学院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出学生当前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家庭期望、未来的继续深造、严峻的就业等方面。结合近期开展的学风专项调研工作与近几年的毕业要求、升学条件、就业薪酬等数据,解读学院本科生学业预警等文件,分析高年级学业困难学生的主要特征,从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两方面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好”,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三个维度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怎么学好”的问题。在学习时间的管理上,介绍南航的“4+1”天,引导学生高效利用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向学生展示了校

27

2020-11

计算机学院举办第二十一期“石榴教授月导航”

11月25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二十一期“石榴教授月导航”在4202教室成功举办。学院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副教授袁伟伟为近300名学生精彩开讲,讲座题目为“换个角度看数据——图挖掘”。首先,袁伟伟从购物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切入,引出“图挖掘”的概念。在实现个性化推荐的方式中,协同过滤计算简便、应用最广,但存在数据稀疏的瓶颈。因此,要引入目标用户的社会网络,同时使用图来表示数据以进行数据挖掘。袁伟伟指出,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个性化推荐将提高预测准确率及覆盖率,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加入用户间负相关关系,可以形成基于符号社会网络的个性化推荐,进一步形成链接预测。最后,袁伟伟介绍了图挖掘的典型应用场景,并对目前图挖掘中的热门技术如图嵌入等做了详细阐述。她指出,相较于常规数据挖掘,图挖掘刻画事件更全面,在节点信息不丰富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讲座交流环节,同学们与袁伟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袁伟伟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专业学习与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分享了自己与“能吃,也特别能吃苦”、有趣有爱的研究小组的实验室生活,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励同学们做

27

2020-11

计算机学院开展学风建设调研与专题研讨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充分了解学院师生对本科生培养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着力解决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11月中下旬集中开展了本科生学风建设调研与专题研讨工作。过程中,一是开展了问卷调研工作,组织全体本科生填写了学风建设调查问卷,汇总收集学风建设调研数据,为深入分析学院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提供支撑;二是开展了系列专题座谈会,学院分别面向本科生代表、学院学业与发展支持中心学习帮扶团队代表、班主任代表和任课教师代表开展四场学风建设专题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党委副书记管祎、副院长赵蕴龙、院长助理李鑫、教学办公室主任林卉、教务秘书王香、班主任代表、任课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及相关学生代表参加了系列座谈会。在11月19日召开的2020级、2019级学生代表座谈会上,与会学生围绕第一课堂教学、班级和宿舍学风状况、班主任工作开展情况、学习资源及教学管理方面发表了意见与建议。管祎和李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关建议,指出每一位学生都是学风建设工作中的一分子,同学们要自觉树

25

2020-11

计算机学院2020级开展“青春奋进 群星璀璨”公开月讲评

11月22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开展“青春奋进 群星璀璨”素质能力导航课及“群星计划”工作解读主题公开月讲评,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巢成担任主讲人,各学院辅导员、2020级本科生共400余人参加。首先,巢成以短视频《你的光芒》作为切入点,通过展现主人公在大学期间的迷茫感,引发学生的共鸣,并结合前期调研“我的四年成长计划”的结果,引导学生审视与分析自身现阶段的情况。接着,巢成以学院优秀学生代表毛心怡的四年大学生活为例,运用经典算法“分治”的思想,对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四项核心素质能力,为学生逐阶段、逐层次地讲述她的成长故事。随后,她介绍了学院历年来在各项素质能力方面的典型人物,结合优秀学长学姐们的经历,帮助学生找清方向,制定学习生活计划,引发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初步思考,争取做到每一步都有所准备、稳扎稳打。会议第二阶段,巢成向学生介绍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目前所学的经典C语言句式和案例,详细阐述了四项素质能力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微小处改变,进而逐步提升。运用经典算法“动态规划”的思想,系统解读“群星计划”工作方案,并指导学生个性化填写《“群星计划”

08

2020-11

计算机学院举办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讲座

为提高学生防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切实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11月8日下午在学院113报告厅举办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讲座,邀请校保卫处治安管理科科长周栋栋为同学们做专题辅导。学院全体辅导员、各班级学生骨干及班级安全员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学院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段仕伟主持。首先,周栋栋从校园诈骗案情讲起,结合具体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常见的作案形式与诈骗手法,他还通过展现真实的诈骗电话录音、现场模拟诈骗过程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清诈骗行为的真面目。随后,周栋栋介绍了应对诈骗的防范方法,要做到“五要五不”,即陌生来电要警惕,不大意;网络信息要查证,不轻信;可疑链接要谨慎,不乱点;资金转账要核实,不着急;一旦受骗要报警,不犹豫。提醒同学们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要擦亮双眼,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最后,周栋栋强调了班级骨干和安全员的重要作用,号召班级安全员增强责任感,及时传递校园安全讯息,提升全体同学安全防范意识,更好地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作为学院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之一,本次讲座增强了学生的防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安全防范知识,同时增强了学

02

2020-11

计算机学院启动本科生“1+2”助学生成长工作

10月29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1+2”助学生成长工作启动仪式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党委副书记管祎、副院长燕雪峰、全体党员教师、本科生辅导员以及400余名本科生参加此次启动仪式。仪式由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巢成主持。首先,院学生党总支组织委员、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刘译善从工作背景和工作内容两方面介绍了学院本科生“1+2”助学生成长工作方案。在此项工作中,一名党员教师对接两个学生宿舍,围绕“三个一”开展工作,即一个学期至少开展两次线下交流活动、每个学生制定一个学年学习目标、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学生电子成长档案,旨在营造良好宿舍氛围,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成功转型。随后,刘健荣在讲话中从学生个体在成长关键期的规划引导需求、学生群体在自由环境中的氛围营造需求以及党员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助力引领需求三方面分析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本科生“1+2”助学生成长工作既能引导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又能激励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她对党员教师和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强

02

2020-11

计算机学院举办“拾忆寻梦,鎏翼飞翔”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悦享会

10月28日晚,“青春向祖国报告”系列梦想公开课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拾忆寻梦,鎏翼飞翔”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悦享会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校团委老师周若冰,学院辅导员刘译善、杨耀勇、巢成、石振东以及400余名本科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悦享会,同时,此次悦享会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2020年暑假,计算机学院1200余名学生,组建了33支社会实践团队,以线上实践为主,线下实践为辅,在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实践成果受到了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悦享会在学院社会实践总结视频中拉开帷幕,来自各年级的10支优秀团队在“淬炼红心,牢记使命”、“同屏共振,春回燕归”、“反哺社会,计算担当”三个篇章中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历。淬炼红心,牢记使命围绕“淬炼红心,牢记使命”主题。“追忆百年峥嵘岁月,牢记不朽红色精神”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观红色纪念馆、走访新老党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新老党员的责任担当在历史交替和时间变化中永远延续着红色精神。“金陵红色印记”团队在南京寻访岁月长河里留下的红色印记,走访红色纪念馆,制作系列宣传讲解视频,旨在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