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5-11
11月13日,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创新班)班会暨班主任团队见面会在天目湖校区举行,班会围绕团队式班主任制、本博一体化培养机制、学业发展规划等开展交流讨论。学院院长、拔尖创新班班主任黄圣君,副院长李鑫,班主任团队成员以及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创新班)全体学生参与此次活动。黄圣君向同学们介绍了团队式班主任制的基本情况,逐一介绍了班主任团队成员的学术背景与研究专长。黄圣君着重强调了班干部的引领作用,他鼓励班委主动作为、凝聚班级力量,营造互助共进的学习氛围,为班级建设与个人发展筑牢基础。李鑫向同学们介绍了拔尖创新班本博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总体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创新班)是全校首批5个拔尖创新班之一,李鑫勉励同学们把握好这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机遇,认真学好课堂知识,在创新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围绕课程学习、科创项目、学科竞赛等问题积极提问,班主任团队结合自身经验逐一给出针对性建议,他们鼓励同学们放下心理负担,脚踏实地,稳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此次班主任团队见面会的召开,构筑了2025级拔尖创新班新生与班主任团队间的沟通桥梁,使
11
11月7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走进高校活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1号楼527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算力赋能、空天无限”,由计算机学院承办。活动邀请到业界权威专家担任讲者,包括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主任、中山大学郭得科教授,专委副主任、CCF理事、南京大学叶保留教授,专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高晓沨教授,专委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曾德泽教授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黄圣君、副院长赵彦超,以及学院80余名教师、研究生共同参与活动,活动由学院许建秋老师主持。首先,黄圣君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期待与各位嘉宾围绕算力网领域前沿技术开展深度交流探讨,进一步拓展多方合作空间与发展契机。随后,郭得科教授代分布式计算与专委致辞,他指出,算力网作为分布式计算的新形态,是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的关键抓手,本次活动将聚焦算力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为师生带来前沿学术视野。报告环节中,专家们围绕算力技术的不同方向展开深度分享,内容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覆盖从技术理论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中山大学郭得科教授以《网内计算方法和实践》为题,指出网内计算
为帮助学院管理队伍更好地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提升生涯决策的科学性与系统性,11月7日下午,学院组织开展“石榴微讲堂”第三期活动。本次活动以“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认识生涯决策”为主题,由学院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云涛担任主讲,学院机关全体人员参与学习。云涛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入手,系统梳理了职业生涯决策的思维框架与方法体系。他首先介绍了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的三个层次,包括知识领域、决策技能领域与执行管理领域,并重点围绕CASVE循环(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展开讲解,逐步阐释如何通过明确问题、搜集信息、形成选项、评估选择并制定行动计划,实现更有效的生涯决策。在元认知部分,云涛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影响决策的常见非理性信念,如“必须完美”“害怕失败”等心理陷阱,并介绍了通过自我对话、自我觉察等方式进行信念调适的具体方法。最后,他为教职工提供了“决策平衡单”和“生命平衡轮”两种实用工具,帮助大家在多重目标中厘清优先级,实现更具整合性的生涯规划。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积极提问,就如何平衡职业发展与日常工作、如何处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展开讨论,云涛结合理论工具与实际场景一一作出
10
11月8日至9日,“华为杯”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盛大举行。作为全球计算机领域顶级赛事,本次赛事吸引了191所学校的335支正式队及24支特邀队伍,千余名编程高手同场竞技,在算法与代码的世界里展开激烈角逐。校长助理潘时龙,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软件处处长王小飞、副处长陈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莹,华为、非凸科技等企业嘉宾代表,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信息化处、计算机学院等部门领导出席竞赛相关活动。潘时龙代表学校向参赛队伍、领导嘉宾致以热烈欢迎。他强调,软件是信息技术核心基础与关键支撑,是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加强软件创新人才培养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而程序设计是软件研发的基础。ICPC系列赛事是发现、培养顶尖软件人才的重要平台,能充分展现大学生创新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希望以赛事为契机深化校际交流与校企合作,为计算机及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经过第一天热身赛的适应,第二天比赛正式拉开序幕。赛场内,氛围紧张热烈,参赛选手们专注投入,在代码编写与算法优化中高效协作,展现出扎实的专
09
11月6日,计算机学院邀请吉林大学黄岚教授作名师报告,来自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公共实验教学中心等多家单位的60余名教师参加交流活动。报告由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鑫主持。黄岚教授围绕“基于评价的课程建设与持续改进”主题,系统阐述了课程建设与专业发展的深层关联。她强调,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载体,高质量课程体系是培育优质人才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协同推进。在课程建设层面,黄岚教授详细拆解了OBE导向下教学大纲的制定逻辑,指出大纲制定须紧扣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均需要围绕课程目标达成展开。同时,结合具体的课程建设案例进一步讲解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的构建方法。在交流互动环节,参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OBE课程目标设定、评价指标细化、人工智能对教学工作的影响等具体问题踊跃提问。黄岚教授逐一耐心解答,交流互动氛围热烈。此次名师报告活动是计算机学院开展教师专业认证理念培训的构成部分。此次报告不仅深化了教师对OBE课程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理解,也为学院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参考。
05
11月1日,2025年CSP-J/S 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第二轮(江苏地区)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认证由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承办,共有来自江苏省内的1400余名中学生参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对此次认证考试工作高度重视。学院严格依据考试要求,精心落实考场布置、周密安排监考人员,并全力做好技术保障等各项工作,为全体考生营造了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认证期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莹、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秘书长张婧颖,在学院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深入考场,仔细检查考场状况,并对考务工作进行了悉心指导。据悉,CSP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于2019年发起的全国性算法与编程能力评价活动,分为入门级(CSP-J)和提高级(CSP-S),采用分省授权组织模式。该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软件技术的浓厚兴趣,着重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与实践能力。承办此次认证考试,不仅能推动大学与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有效衔接,更能精准挖掘中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天赋与潜力,为青少年搭建了能力成长的专业平台,助力数字人才梯队建设,也为软件产业、智能
04
10月30日,“大事小情身边事,法理情理护你行”主题月讲评在天目湖校区牧星楼T2110报告厅顺利举行,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冰、本科生辅导员杨耀勇、全体2024级本科生参与。首先,杨耀勇结合近期发生的校庆、评优评奖季等“热点大事”与同学们展开交流,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鼓励同学们传承校风校训精神,抒发爱校荣校情怀,扎实打牢专业基础,锚定生涯目标,全面提升自我。接着,他围绕预防流感、防范诈骗等话题送上“暖心提醒”,叮嘱同学们做好健康防护,以良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学习生活,着重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的防骗原则,呼吁同学们时刻保持警惕心。讲评第二环节,由南航法律援助中心吕子琛带来“青春不‘踩线’,技术不‘越界’”主题普法微课堂。吕子琛结合校园典型案例,重点分享了“违法偷拍”“帮信罪”“违法代码”“网络不当言论”等七类常见法律风险,解读相关法律法规,为同学们未来的技术探索划清了法律“红线”,指明了合规“航线”。最后,夏冰总结讲话,她表示本次月讲评内容扎实且富有温度,既有对同学们的暖心关怀,也有遵纪守法的硬核要求。希望同学们着眼长远立志,增强法律意识,强健青春体魄。保护好自己、约束好自
28
2025-10
2025年10月23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智能协同计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行。作为南航全球合作交流周的组成部分,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希腊、日本、中国香港及埃及等国家与地区的多位知名学者,共同探讨智能协同计算领域的前沿发展,深化国际科研合作。本次交流会分为实验室参观与学术交流两个环节。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学院建设的“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实验室”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实地考察学院在科研创新与工程实践方面的扎实积累。学术交流环节在计算机学院511会议室举行,由院长助理朱琨主持。院长黄圣君致欢迎辞,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展望了在智能计算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的美好前景。随后,朱琨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与科研进展。在交流环节中,雅典国家技术大学副校长Emmanouil (Manos) Varvarigos教授、香港教育大学助理副校长徐贯东教授、开罗大学原工程学院院长Samir Shaheen教授、日本会津大学Chunhua Su高级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概况以及科研合作意向,并在国际联合实验室申报、高水平国际合作基地申请、国际合作项目申报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此外,徐贯东教授、
27
10 月 24 日,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方贤进一行来到计算机学院调研交流本科生实践培养体系及实验室建设事宜。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鑫、院长助理张静宣、网络与信息安全系主任朱友文等参加交流。李鑫代表学院对来访的各位领导及老师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就学院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着重介绍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本研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机制,展现了学院实践育人的丰硕成果。研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问题展开。安徽理工大学的领导及教师团队对南航计算机学院在实践课程体系架构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颇为关注。其中,如何将信创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以及怎样使实验室建设精准契合专业特色等关键问题,引发了双方深入探讨,为后续优化实验室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会后,安徽理工大学一行实地考察了南航计算机学院的实验室。此次调研交流活动为两校计算机学院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了双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领域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24
10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应邀做客计算机学院“石榴大讲堂”,为广大师生讲授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推理架构的技术挑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计算机学院院长黄圣君主持,近两百名师生现场聆听报告。郑院士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生命周期切入,系统介绍了从数据准备到模型应用的五个关键环节,并着重阐述了大模型在实际推理中的技术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让现场师生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日益走向普及化、实用化。讲座结束后,郑院士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就技术细节、未来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整场报告内容翔实、高屋建瓴,既有前沿技术的深度剖析,也有产业应用的广阔视野。在场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报告对人工智能大模型推理架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仅深化了对大模型推理系统的理解,更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变革中的巨大潜力。讲座结束后,郑院士与师生代表共同在砚湖边院士林培土、围堰、浇水。
重阳佳节至,金秋送爽时。10月23日中午,计算机学院在南航御苑宾馆举办重阳节离退休教师茶话会,学院领导班子与离退休教师们欢聚一堂,共迎佳节。联谊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王中叶主持。学院院长黄圣君首先代表学院热烈欢迎离退休教师的到来,并围绕一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引聘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作了介绍。他表示,学院当前的良好发展态势,离不开老一辈教师打下的坚实基础,恳请各位老教师继续关心和支持学院各项工作,共同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王中叶代表学院向全体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并对大家为学院建设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院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教师们的持续关注与支持,期待在大家的关怀与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最后,他祝愿各位老教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茶话会现场气氛温馨融洽,老教师们精神矍铄,畅叙情谊,共话往事,互致问候。大家对学院精心组织此次活动表示感谢,并对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深感欣慰,纷纷表示将继续心系学院、发挥余热,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工作,并衷心祝愿学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30
2025-09
9月29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召开2025年下半年教职工大会,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参加大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中叶主持。会议首先举行了新教职工入职欢迎仪式。党委书记王中叶、院长黄圣君代表学院对新入职教职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他们送上鲜花,希望他们尽快融入学院发展大局,与全体教师同心同德、携手奋进,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中实现价值。新教师们逐一作了自我介绍,表达了对学院各项工作的热忱与决心。黄圣君向大会作了上半年学院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学院2025年上半年在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系统分析了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学院“十年行动计划”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强调,全院教师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为学校建成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随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结合分管工作依次作重点工作汇报,对安全稳定工作做了专题部署和要求,并传达了学校警示教育大会、纪检委员工作会相关精神。王中叶传达了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来校调研
22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管理队伍的新闻宣传能力,9月19日下午,学院组织开展“石榴微讲堂”第二期活动。邀请学校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郭静作专题讲座,学院党委书记王中叶及全体机关人员参加学习。郭静以《学院宣传报道工作经验分享——采写技能与舆情风险管理》为题,围绕学院宣传工作核心展开,先明确其“对外扩大影响、对内凝聚共识”的双重功能,区分日常事务性报道与特色专题策划两类内容。并从三个维度拆解实践方法:微观层面,她结合实例拆解稿件采写技巧,强调日常稿件照片光线、环境细节等关键要素,指出特色专题需以“讲好故事”为核心,通过鲜活标题、多元叙事、细节描写与严谨用词提升内容质量;中观层面,提出按时间节点、学院功能、网络热词的策划思路,建议搭建资源库保障宣传长效开展;宏观层面,结合新时代师生关切,解析舆情认知规律,分享“黄金四小时”“三个第一”等风险管理机制。交流互动环节,学院机关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就实操问题提问,郭静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逐一解答。王中叶指出,宣传工作是学院传递声音、凝聚力量的重要纽带。郭静老师的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为学院宣传工作提供了清晰路径。他强调,全体机关工作者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
新学期伊始,为确保开学后实验活动安全有序开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保障学院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9月8日,学院党委书记王中叶和学院副院长赵彦超带队,开展实验室/工作室安全检查工作。检查组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5)》,对学院实验室、研究生工作室逐一检查,重点对实验室/工作室责任书的签订和上墙情况、研究生工位责任划分、室内外杂物堆放等方面开展了细致深入地检查,检查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并通知相关责任人限时整改到位。在检查过程中,王中叶强调学院研究生工位分配必须落实责任到人、实现有序划分,切实提升管理效率;要及时清理杂物、规范设备摆放、按时报废淘汰设备,坚决杜绝杂物堆积现象;全院师生应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特别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将安全管理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此次安全检查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清单与整改落实的追踪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并提升了学院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检查是筑牢安全工作防火墙的重要举措,学院将以此次安全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检查方式,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安全检查不缺位、无死角,切实筑牢学院安全工作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