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24-03
2024年3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安春梅率学工团队来我院调研交流,会议由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宁主持。调研伊始,王宁热烈欢迎安春梅副书记一行到访,并介绍了我院历史沿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随后双方就“如何适应新工科的发展趋势,调整和优化学生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学院在推动学生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具体做法”、“如何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等调研主题和调研重点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交流学习后,南京师范大学计电学院学工团队参观了南航御风园飞行器展览,了解国家飞行器发展历史,感悟国防建设历程。通过本次调研交流活动,双方就学工队伍建设、学生思政引领、党建工作、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分享了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在科技日新月异、时代不断前行的今天,新工科的崛起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两院将携手共进,以学工工作为纽带,共同书写学生成长的新篇章!
15
3月13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38所)副所长汤浩、副总工程师马敏带队来访调研交流。副校长黄志球,研究生院、科研院、学生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无人机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黄圣君主持。黄志球代表学校向汤浩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38所是我国国防高科技电子装备骨干研究所,和南航有着共同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使命,双方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基础研究、科研协同攻关、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以校企合作的新成效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汤浩代表38所对南航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38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人工智能、微波光子、无人机等研究方向的人才和技术需求迫切。希望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携手共进,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联合攻关、产学研融合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合作,持续推动双方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助推双方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会上,马敏介绍了38所发展现状、技术需求、人才培养情况。我校研究生院、科研院
13
3月11日,计算机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学习贯彻党中央及学校重要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学院年度重点工作,开展2023年度教工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学院全体党委委员参加会议,班子成员、院长助理、科级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和系主任列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主持。会上,副院长黄圣君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他结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支撑,高校是开展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的主阵地,要强化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科学研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需求引领前沿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和转化应用;同时依托学院“AI+X”和“X+AI”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铸牢人才根基。学院纪检委员赵蕴龙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传达了学校2024年纪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重点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
05
人物介绍:吴日新,计算机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他乐观开朗、品学兼优,基础科研和应用创新能力较强,多年来始终坚守公益初心,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多次通过无偿献血等方式奉献爱心、传递温暖,累计献血量达4400ml,并于2023年12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学校首例、江宁区第6例、南京市第27例大学生捐献者,用爱为他人点燃“生命之光”。为爱挽袖、传递真情,多次用热血诠释爱心吴日新出生于2000年。2018年,他在南京市献血屋献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400ml,五年来他已累计献血11次,献血量达4400ml,相当于一名成年人的全身血量,充分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南京市高校无偿成分献血二等奖,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热血少年”。在2018年献血过程中,吴日新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让更多患者重拾生的希望,于是他毫不犹豫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并努力保证规律作息,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刻准备着。挽救生命、义不容辞,毅然捐献造血干细胞据悉,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可能是因为O型血的缘故、可能是因为热血少年火热的真心和
03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公布了2023年度CSP认证考试优秀单位的评审结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时获评了“组织优秀单位”和“成绩优秀单位”。为进一步推进CSP认证考试的组织工作,表彰为CSP认证考试做出重要贡献的院校,中国计算机学会自2020年起,由CSP认证委员会提名,CCF秘书长批准,每年对参与CSP认证的高校进行年度评审。根据各学校的组织参加人数情况和学生成绩情况,分别评选出年度CSP认证考试“组织优秀单位”10名和“成绩优秀单位”10名。202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与CSP认证考试的学生累计超过1000人次,参与人数位列全国第五名。在2023年12月举行的第32次CSP认证考试中,我校学生成绩优异,获得全国TOP 30高校第七名。在2023年度的CCSP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中,我校共3名学生获得全国金奖,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六名。据悉,CCF CSP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的软件能力认证考试,旨在综合全面地考察被认证者在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方面的能力。每次认证考试设置5道题目,被认证者需要在4小时内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程序,并提交测试平台对程序的正确性和运行效率进行实时验证。CS
01
2月25日至26日,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前沿技术研讨会暨《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简称FCS)青年编委会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活动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FCS编委会主办,南航计算机学院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鹏城实验室等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向关心、支持南航发展建设的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国内外重要研究领域,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交流和探讨信息安全前沿技术,力争为我国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发展作出贡献。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FCS执行编委仲盛教授和FCS编辑部主任张德发对专家学者们参加本次会议表示欢迎,并代表编委会对南航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浩瑾、广州大学教授董长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马卓、东南大学教授凌振和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
29
2024-02
近日,我校本科生一作论文被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顶级会议CVPR 2024录用。论文题为《Puff-Net: Efficient Style Transfer with Pure Content and Style Feature Fusion Network》,第一作者为我校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创新班三年级本科生郑思哲,指导教师为高攀副教授和秦杰教授。该论文针对现有图像风格迁移模型无法兼顾输出图像质量和迁移效率的难点,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图像风格迁移模型。该方法设计了两类特征提取器,为模型主体提供更为精确的特征输入,并巧妙地省略了一般Transformer架构中的解码器模块,仅通过编码器即可获得输出图像的有效编码,在测试时进行高效解码就可获得高质量的目标风格图像。该方法将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有机结合,在保证输出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计算开销。CVPR(全称IEEE/CV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是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顶级的国际学术会议(CCF A类会议)。CVPR今年
26
2月26日,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带队,学院领导班子、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学工人员共同组成巡课组,深入课堂,检查指导新学期开学教学工作,及时了解学院教学运行情况和学生学习状态。巡课组“兵分两路”,对两校区学院开设的课程逐一进行检查,学院领导班子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新学期教学秩序井然,授课教师按时上课,教学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了新学期的工作与学习。学院领导班子还走进学生寝室,实地查看学生返校后生活状况,悉心询问学生返校以来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谋划新学期成长路径。学生们纷纷表示感谢学院的关心,一定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新学期,学院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2月25日下午,我校在将军路校区计算机学院509会议室举行吴云坤兼职教授聘任仪式。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云坤,副校长黄志球,发展联络部部长李和新,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副院长黄圣君、李鑫等参加仪式。黄志球为吴云坤颁发聘书并佩戴校徽。仪式由黄圣君主持。首先,李和新介绍了吴云坤的基本情况及其在网络安全领域相关的科研开发、产品规划、战略管理和投融资管理等方面所作出的突出成绩。黄志球代表学校对吴云坤一直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吴云坤受聘我校兼职教授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吴云坤长期从事网络安全领域相关工作,是国内知名网络安全行业专家;作为我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始终心系母校,推动学校与奇安信集团在专业共建、人才培养、科教基地建设、学科平台建设、赛事活动组织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广泛的合作,对我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吴云坤的加盟,必将促进双方单位之间的深层次战略合作,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发挥各自优势,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新范式,为学科发展、技术进步、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吴云坤回顾了在南航的求学时光。他表示,南航不仅传授给自己科学知识,还培
22
2024-01
近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2023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我院共有3篇学位论文获评优秀,包括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此外,在2023年度各类学科/学会优博、优硕评选中,我院有4篇学位论文获评优秀,包括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1篇,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计算机学院获评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导师学位类别学科学会1基于仿生计算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徐悦皮德常博士江苏省学位委员会2机器学习伪善攻防研究陶略陈松灿硕士江苏省学位委员会3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恢复及其典型应用研究冯一箪魏明强硕士江苏省学位委员会4基于对抗攻防的深度医学诊断模型鲁棒性评估与增强徐梦婷张道强硕士中国电子学会5面向超声造影的动态灌注表征学习万鹏张道强博士江苏省计算机学会6基于质量增强的跨源图像翻译方法研究骆毅皮德常硕士江苏省计算机学会7恶劣环境下图像增强表征学习研究王永振燕雪峰博士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 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是学院研究生培养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对人才培养质量
1月18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交流会,重点讨论了2023年度学院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2024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李鑫主持,督导组全体教师、各系教学副主任以及教学办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李鑫介绍了2024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对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行了整体介绍和部署,明确了从完善教学制度体系、优化基层教学组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引导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确定了本科生及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改革“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工作安排。督导组组长谢强对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全年教学督导工作进行汇报。从期初教学检查、课程综合评估、自主听课检查、教学档案检查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督导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出了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及建议举措。各系教学副主任就2024年度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逐一发言。参会人员就课程设置、课程归档、督导反馈、实验教学等事项开展了深入地研讨交流,大家集思广益,进一步开拓思路,凝聚共识。2024年度,计算机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将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心任务展开,补制度建设短板、强学科特色优势,
为严把课程质量关,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近日,计算机学院举行2024年春季开新课程与新开课程试讲。督导组组长谢强,教学督导高航、周良,教学系主任朱小军、陈海燕、李振华等参加试讲评审。新开课/开新课教师依次对下学期即将开课的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课程不仅包括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知识表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等专业必修课,还包含专业选修及留学生课程。试讲结束后,评审组综合各项评估标准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价,并指出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谢强老师表示,各位老师准备充分,教学基本功扎实,讲课重点突出。试讲过程中,部分老师表现突出,互动性强,希望老师们以他们为榜样,在之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继续发挥好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多进行教学观摩,学习老教师先进教学经验。开新课与新开课试讲旨在检验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学院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进一步投入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20
1月1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与南京市江宁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智慧江宁运营中心举行。南京市江宁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负责人汤磊,副主任戈彬,党支部书记苏荣康,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云计算中心主任张强,南航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鑫出席了本次活动,揭牌仪式由戈彬主持。首先,双方领导分别致辞。汤磊表示双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聚集校地双方的优质资源,助力广大学子拓展应用实践能力,为城市数字治理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汇聚更多智慧力量。李鑫表示南航作为江宁属地的高校,希望加强双方在政、产、学、研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党建、科技、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随后,区数治中心各分管科长分别基于个人分管领域展开介绍,双方就协同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南航计算机学院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共同探索更加科学紧密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进一步汇聚育人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16
近日,我院题为“PathNet: Path-selective Point Cloud Denoising”的几何强化学习研究论文被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PAMI)录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院博士生魏泽勇,指导教师为魏明强教授。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强化学习的网络路径选择方法PathNet。传统学习方法往往对单个网络进行优化,使其模型参数适应于点云中每个三维点(3D Point)。PathNet使用能够感知三维几何信息的强化学习Agent,为每个三维点动态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路径。该成果已应用在保持特征的三维点云去噪任务中,取得了SOTA结果。论文源码已公开https://github.com/ZeyongWei/PathNet《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是CCF推荐的人工智能领域四个A类期刊之一,最新影响因子为23.6。涵盖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