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24-12
为深入宣传贯彻法治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学校党建工作“三个一”联系制度,12月5日,学生处/学工部/人武部(就创中心)党支部联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共同举办了“法治厚植于心爱国实践于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主题参观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教育专门法,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本次主题展归纳凝练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点及要点,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总要求、主要内容、层次维度、典型案例等方面,通过图文并茂的展览形式将法律规定向全校师生普及,培育提升全体师生爱国守法的意识,以法治方式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有效开展。校党委委员、学生处/学工部/人武部(就创中心)党支部书记王
06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喜获联合基金项目立项资助2项,直接经费469万元。2024年学院国自然基金立项总数达到21项,重点类项目创历年佳绩,获批经费再创新高。此次我院黄圣君教授团队《基于γ光子三维成像的航空发动机流场在线监测研究》,朱友文教授团队《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可信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研究》获批立项,标志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基于γ光子三维成像的航空发动机流场在线监测研究》项目面向高端装备运行状态下流场在线监测重大需求,针对航空发动机冷热态流场在线监测的难题,开展γ光子三维成像与流场参数动态响应特性研究,拟提出航空发动机冷热态流场在线无扰动监测方法,实现非接触式、高分辨率全三维流场在线监测;《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可信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研究》项目针对ADS-B报文因缺少认证和加密措施而存在敏感数据易泄露、报文信息易造假、成员复杂难管理、广播报文难追溯的问题,拟提出基于身份基广播加密与安全群组密钥管理的大规模流量保密方法,为安全可信ADS-B的实现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保障ADS-B报文数据的安全、真实、可追溯
04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要求,拓展就业岗位,推动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2月4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宁、辅导员代表和学生代表一行40余人赴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区域总部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小米集团应用生态部(南京)研发平台负责人刘飞、小米集团南京区域总部人力资源负责人张蕴、小米集团人力资源部校园招聘经理戎慧,我院院友谢逸轩、郭佳欣等热情接待学院一行。首先由戎慧带领学院师生参观小米之家以及小米科技园园区,向师生介绍小米公司的创新精神,以及近年推出的科技产品。参观后,小米公司领导与学院院友、师生召开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刘飞从公司概况与发展、小米南京区域总部基本情况、小米招聘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着重提出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希望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促成多层人才引进计划与院企合作活动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王宁代表学院对小米公司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学院发展历史、学科发展历史、师资概况、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他表示,感谢小米公司在求职就业、生涯规划、招聘实习等方面给予我院学子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双方在学科竞赛、职业生涯规划、校企俱乐部建设等方面
2024年11月30日,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4(江苏赛区)在我校将军路校区成功举行,来自江苏省内13个地市的600余名高中生参加了竞赛。本次竞赛由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承办。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四级调研员张国宇、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莹,在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鑫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现场考察指导考务工作。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安全高效的开展,计算机学院携手信息化处、公共实验教学部、保卫处、校医院、后勤集团等部门精心筹备,全力做好技术保障和赛务保障工作。承办NOIP系列赛事是计算机学院落实社会服务、提升学校声誉、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对提高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生源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承办联赛以来,已吸引逾百名有着信息学特长的学生报考南航。近年来,这些学生在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
03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一届江苏省计算机教育大会于在南京举行,会议由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主办,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委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承办。本次大会以“面向新质生产力的计算机教育”为主题,会议吸引了来自省内外50余所院校及单位的代表参加。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夏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大会主席陈兵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委会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圣君主持开幕式。施大宁代表会议承办单位向各位专家和参会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航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希望以这次大会的契机,进一步拓宽与省内兄弟高校及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在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探索高等教育的无限可能,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夏军向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团结和带领社会各方力量,为推动江苏省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多探索实践,为江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积极的贡献。金莹表
02
小雪至,冬意浓。为丰富学院教职工的文化活动,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日,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举办“小雪初至,奋斗不止”小雪节气主题活动。学院近60名教职工一起走进“金陵古风第一村”佘村,在乡村田野徒步,领略悠然壮阔的自然风光,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活动伊始,大家参观了徽派建筑风格的明清古建筑群,饱览佘村秀美的自然山水风光,感受村民田间耕作的氛围,体会远离尘嚣的古朴沉静,赞叹着佘村“似清高却随和,似孤傲却宽厚”的独特气质。随后,大家从佘村的九龙广场出发,一路向北,徒步至横山水库。漫步在田野乡间,呼吸着新鲜空气,卸下疲惫放松心情,一边畅谈生活,一边享受工作之余的美好时光。抵达终点后,大家眺望青山绿水,心旷神怡,在蓝天的映衬下合影留念。本次活动让教职工们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也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后续,学院会结合教职工们的所需所想,持续开展以节气为主题的多样化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28
2024-11
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推进“清廉学院”建设走深走实,引导干部教师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近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干部教师赴省级机关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江宁监狱,开展“以案为鉴知敬畏,清正廉洁守初心”——“清廉南航”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暨“石榴赋能”干部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干部、教职工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在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展厅,大家首先重温了入党誓词,然后共同观看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专题教育片,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随后,依次参观了“初心使命”“水清莲洁”“利剑高悬”“警钟长鸣”“砥砺奋进”五个主题展区,集中观看了监狱服刑短片、廉洁账单演示等内容,重点观看了部分职务犯罪人员悔过自新视频。通过反面典型案例,警醒干部教师时刻绷紧纪法之弦,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此次培训是学院在第五届“清廉南航”宣传教育周的重要活动内容,也是学院党委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真切体会到党纪国法的威严,感受到“一墙之隔两
25
11月25日下午,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南京出版社社长,南京学研究会会长卢海鸣做客御道讲坛,带来题为《虎踞龙盘今胜昔:从南京历史中感悟信仰的力量》的专题讲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党校副校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庞小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宁和三百余师生代表参与讲座。卢海鸣作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著有《南京文化概览》《六朝都城》《南京的六朝石刻》《南京历代名号》等作品。讲座现场,庞小燕为卢海鸣颁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外辅导员”聘书。讲座中,卢海鸣从南京的建城建都历史讲起,延伸至雨花英烈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奋斗历程,全面梳理了南京城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生动讲述南京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丰富学生历史见闻,浸润史学素养。在互动环节,卢海鸣为理工科学生探索史学研究与文化传承提供新视角与启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既有详实的史料支撑,也有生动鲜活的事例呈现,为学生深入了解南京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帮助。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够深入发掘南京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让更多人因南京文化、为南京这座城
为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担当,丰富学校“三航”特色文化平台,11月21日,我校开展第13期“青春接力、强国有我”军工大讲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徐兵杰为师生讲授了题为《深耕量子通信,探索科技前沿,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彩报告。天目湖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贡海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宁以及3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当前,经典计算摩尔定律演进已逼近极限,而量子科技则被视为“开启下一轮科技革命的钥匙”。量子科技主要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其中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对于保障我国信息安全底线、强化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徐兵杰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顺利进入中国电科三十研究所工作,凭借着“甘坐冷板凳”的坚韧精神,从零开始投身量子保密通信研究事业,逐步组建起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并带领团队深入开展系统研究。如今,以徐兵杰团队为代表的中国电科,在量子保密通信这一科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讲座开始前,贡海俊为徐兵杰颁发了“校外辅导员”聘任书。徐兵杰首先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内涵、量子信息技术的概念内涵、量子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有关要求,深化校企供需对接,促进我校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1月23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宁、辅导员代表一行六人,赴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以下简称“614所”)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暨“国防企业面对面”专项活动,并拜访相关校友。614所首席数据官、软件部党委书记、部长朱烨,人力资源部/干部管理部副部长陆振宇,电子部部办副主任、院友崔积峰等热情接待学院一行。学院一行先后参观了企业展厅和相关重点实验室,并与相关负责人、在企校友进行交流座谈,就进一步加强科研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合作、建立常态化校企互动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为学生争取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在“全天候”“关键点”“常态化”上有所作为。本次无锡访企拓岗参观交流活动在校企之间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加强了614所与学院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互动,有助于推动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学院诚挚邀请校友常回母校看看,共同为学校学院发展献智献策。
22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特别策划了系列非遗体验活动,让教职工们在工作之余,探寻非遗独特魅力。秦淮灯彩,作为南京的一张亮丽名片,色彩典雅、层次丰富,无数秦淮灯彩传承人用他们的双手点亮了秦淮河畔的万家灯火。11月1日,学院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于将军路校区为教职工进行现场指导。正式制作秦淮灯彩前,顾业亮老师向各位细述了秦淮灯彩的悠久历史与当前发展态势,并分享了他与团队如何成功研发出便携式灯彩产品,成功开拓国外市场的故事。此次活动制作的是秦淮灯彩经典造型——兔子灯。在顾老师的讲解带领下,教职工们紧跟步伐,糊浆水、贴宣纸、缠细绳…循序渐进,给小兔子贴上眼睛、穿上裙子,就这样,一个个鲜艳可爱的兔子彩灯诞生了。“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南京绒花以其细腻柔美、形象生动而闻名遐迩。11月8日,教职工们跟随南京市市级传承人程颖学习如何将彩丝变为栩栩如生的花朵。制作绒花的过程是一项精细且富有艺术性的手工艺活动,它融合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这次主要体验的是打尖、传花的过程。先根据作品不同的需求,用剪刀对圆形绒条进行修剪加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绒条一端的铜丝慢慢捻转,右
11月18日,学院在天目湖校区西操场举行主题为“凝聚青春力量,强国复兴有我”的升旗仪式,2024级全体本科生、辅导员参与本次活动。在慷慨激昂的旋律中,国旗班成员护送五星红旗入场。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行注目礼,齐唱国歌,向国旗致以崇高的敬意。学生代表董文政在国旗下发表了题为“凝聚青春力量,强国复兴有我”的演讲。他慷慨激昂地阐述了青春力量对于强国复兴的重要意义,呼吁同学们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强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奏响属于吾侪青年的青春乐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国旗下,五位同学声情并茂地进行了诗朗诵《那是我的祖国》。他们以饱含深情的语句,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川,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盼。本次升旗仪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追逐蓝色梦想的信念和决心。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彰显南航青年的担当!
20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师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先后组织两校区师生党员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百余名师生党员参加活动。《志愿军:存亡之战》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临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2.5万将士面对近5万“联合国军”,在铁原战场上浴血奋战12个昼夜的悲壮故事。影片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无畏坚守的精神和意志,深刻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背后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观影结后,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工作、学习中,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不断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11月9日,计算机学院与教发中心联合举办学校教师全员校本培训——“大师助航”通识计划第八期报告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战德臣受邀来我校作“数字化时代核心课程建设与数学方法创新”报告。报告设图书馆报告厅主会场与1号教学楼10527报告厅分会场。本次活动由计算机学院院长黄圣君教授主持。战德臣结合自身在一线教学经历以及“101计划”核心课程建设经验,对数字化时代的核心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了回顾、展望与探索。他提到,计算思维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借助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帮助教师精准实施个性化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养。此外,他还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如何通过互动、启发性的思考和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基于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的教学设计方法、数智赋能的核心课程建设案例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讨论。此次报告紧紧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的热点话题,对教师关心的教学设计、课程内涵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细致阐述,为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方法持续改进与探索及智能化教育教学环境打造提供了新的思考与路径。战德臣,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