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21-04
4月23日上午,我校在计算机学院509会议室举行“双聘院士”授聘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受聘我校“双聘院士”。校长单忠德、人事处处长崔海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参加仪式。崔海涛主持授聘仪式。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介绍了郑院士在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和系统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及所获得的成果荣誉,感谢郑院士长期以来对我校计算机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单忠德对郑纬民院士受聘我校“双聘院士”表示最热烈欢迎,对郑院士长期以来给予南航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最崇高敬意和最衷心感谢。他表示将全力支持郑院士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也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方面要扎实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在团队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加快完善保障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把握大势,牢牢瞄准“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凝聚大团队、构筑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他相信,郑院士在南航“红色基因”土壤中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蓝色梦想”,带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强化特色,取得更多引领性原创性重大突破,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
4月22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1年第一期“企明星”大讲堂在学院113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师任博伦及安全架构师何恩为同学们带来题为“物联网安全工程师的成长之路”的主题讲座,吸引学院120余名本科生参加,讲座由学院2018级辅导员胡朋主持。首先,任博伦围绕智能设备的安全性能展开介绍,指出当前智能设备的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小到用户的隐私泄露,大到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任博伦以智能摄像头为样本分析物联网设备面临的各类风险点及攻防方案,并介绍了针对物联网的安全研究框架。他希望计算机领域内能涌现出更多有志于从事网络安全事业的青年学子,筑牢网络安全防线。随后,何恩从Android操作系统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操作系统安全与隐私特性概念,从安全的角度剖析了相关技术问题。根据自身总结的技术经验,他分享了安全漏洞相关基础知识、Android漏洞挖掘的基本方法以及Android AOSP与Google Play流行APP的一些有趣漏洞案例。他建议同学们日常关注行业需求,主动肩负起科技强国的时代责任,同时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VRP计
23
2021年4月18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和鹏城实验室承办,蚂蚁金服和亚马逊中国协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协作学习与网络安全大赛颁奖典礼在重庆举行。我院学生在本届大赛中创下佳绩,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刘哲教授指导的学生团队荣获大赛唯一一等奖。 本次比赛共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所高校的252支队伍同场竞技。我院的博士生韩朝阳,研究生张永超、周滕组成的“大意了没有闪”团队成功度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最终从10个入围决赛的团队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并获得奖金5万元。颁奖嘉宾为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刘明亮。 计算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持续推进“案例牵引、项目驱动、以战为训、以赛带练”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赛,并为参赛队伍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加强学生的信息安全理论素养和网络安全实操能力,不断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21
为做好2021届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4月19日下午,“信息领航,智赢未来”信息类专场招聘会在我校将军路校区体育中心篮球馆举行。本次招聘会由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指导,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举办,相关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前往现场与用人单位、求职学生沟通交流,指导学生投递简历。本次招聘会共有包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99家用人单位参加,共计提供岗位近600个,需求专业包括航空航天类、自动化、电子信息类、物理类、计算机类、经济学类、材料类等,涉及工作地域包括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安徽、山东、陕西等地。招聘现场,同学们积极投递简历,与用人单位招聘代表进行深入、充分的交流。参与同学表示,此前发布的微信推送“数字带你看‘信息领航,智赢未来’信息类学科专场招聘会”帮助同学们提前了解此次招聘会参展企业,且此次招聘会与自身专业匹配岗位较多,通过与企业交流,对自身求职和职业规划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此次信息类专场招聘会参与组织学院结合学科特点,精心策划、积极筹备,旨在
19
4月17日,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举办的DevRun智能基座昇腾鲲鹏高校行活动在将军路校区举行,并成立了昇腾开发者协会(HAG)南航分会。华为江苏昇腾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符秋杰等技术领域专家与来自人工智能等专业的200多名同学进行了技术研讨交流。教务处副处长朱建军、校团委副书记董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赵蕴龙出席本次活动。朱建军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自2020年12月17日签署“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协议以来,南航与华为一直共同致力于对“新工科”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共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是全面落实南航-华为“智能基座”合作协议的重要一步。赵蕴龙在动员讲话中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希望此次校企协同育人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人工智能、智能计算、通用计算等信息技术生态体系建立的情况,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创新的实践当中去。董羽为昇腾开发者协会(HAG)南航分会授牌。加入HAG不仅标志着南航-华为“智能基座”合作迈出重要的一步,也意味着南航师生将通过开放、创新、多元的昇腾开发者社区组织,共同探索昇腾技术、提升实践技能,助力全
16
4月16日中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一期“院长有约”石榴成长交流会成功举办。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赵蕴龙、院长助理李鑫,与来自学院2019级、2020级人工智能创新班的15名学生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会上,赵蕴龙首先对我校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创新班的建设背景和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做了详细介绍。赵蕴龙指出,人工智能是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合理分配时间,把有限的精力花在真正有意义的地方,成长为适应国家航空、航天、民航和国防事业大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优秀人才。随后,同学们就专业学习、培养体系、科创竞赛等方面的问题与疑惑与两位老师进行了充分交流,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同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过程中,赵蕴龙和李鑫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说明,对其中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予以肯定,并对同学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最后,赵蕴龙和李鑫向与会同学赠送了人工智能专业书籍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参与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院人工智能培养体系,对未来规划有了更加
07
为切实提高学院学生防范意识与能力,4月2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学院113报告厅成功举行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邀请学校保卫处治安管理科科长周栋栋为大家做专题教育。学院辅导员、各年级安全员等近百名师生代表参加此次讲座。近年来,伴随着通信领域、在线交易、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新型违法犯罪形式与手段层出不穷,不法分子以多种手段骗取学生钱财,严重侵害学生的财产安全。因此,增强学生防范意识、识别诈骗犯罪伎俩已刻不容缓。周栋栋结合我校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常见的诈骗类型、形式与手法,并通过微课、录音、宣传短片等方式展现真实的诈骗过程,还与现场同学进行情景模拟还原诈骗情景。生动有趣的讲授方式吸引了在场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诈骗案件的过程细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在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详实的安全教育讲座。随后,周栋栋通过列举典型生动的案例,为大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发生各类案件的数目与被骗金额,揭露广大诈骗犯的常见作案手段,并传授了防范对策。最后,周栋栋带领参与讲座的师生一齐宣读
02
3月31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第二十三期“石榴教授月导航”在10301教室成功举办。学院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冯爱民副教授作题为“谈谈我们的‘中国芯’”的主题报告,为100余名学生精彩开讲“中国芯”的故事。首先,冯爱民从美国制裁中兴和华为的案例出发,引出报告主角“中国芯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解读案例,指出自主可控是举国共识,核心技术乃国之重器,建立自主信息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产业共识。接着,她重点介绍了龙芯系列处理器芯片,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片”,龙芯让中国实现了芯片领域的国产可替代。同时,在龙芯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不少的南航身影,为芯片应用和网络安全开发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龙芯的突破式发展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国家科技与经济的实力越来越强大。随后她推荐了龙芯杯、编译系统设计赛与操作系统设计赛等三大专业赛事,鼓励同学们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提升计算机系统能力。最后,冯爱民向同学们分享了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创新之路,告诫同学们创新的本质是想创造一片蓝海,恰如蒸汽机、汽车,唯有科技,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励青年学子们做一个“墒减”的人,
4月1日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1619001团支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在计算机学院111会议室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教授,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祎、团委书记耿瑞、2019级辅导员石振东、杨耀勇以及1619001团支部全体成员参加活动,活动由1619001团支部副书记姜冠宇主持。首先,团支部成员通过演绎话剧《遵义会议》将在场师生的思绪带回到1935年的贵州遵义,在热烈的会议历史重现中翻开百年党史,回顾峥嵘岁月。接着,王智为支部同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团课《百年中共党史中的遵义会议》,将遵义会议置于大历史中,深度剖析了遵义会议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与直接成果。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次贵州之行与多次周年讲话中发表了关于遵义会议的重要论述,激励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同样,遵义会议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持久启示: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是实事求是、审时度势,三是自我革命、祛病强体,四是沟通合作、团队锻造。听完这堂有历史厚度、思维深度的团课,支部
3月28日,由教务处、校团委主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五届信息安全技能竞赛在计算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行,共有来自各学院的19支团队、5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最终3支队伍荣获一等奖。本次比赛采用国际国内信息安全竞赛中通行的CTF(夺旗赛)赛制,邀请到学校Asuri战队出题,竞赛题目包含Web、Pwn、Reverse、Crypto以及Misc五个类别。比赛采用动态积分方式,每道题目被破解所得的分数会根据当前已破解团队数的增加而依次减少,比赛期间,所有参赛队伍均可实时查看各个参赛队伍的解题和排名情况。在长达五个小时的紧张竞技中,各个队伍反应迅速,解题速度不相上下,比赛中后期同学们更是渐入佳境,提交flag的次数与速度直线上升,前五名的队伍不断更迭,冠军之争呈现白热化态势,比赛精彩纷呈。最终,来自计算机学院2019级信息安全专业的刘淑淑、张一帆和蔡妙盈团队以555分的高分斩获第一名。本次比赛旨在进一步宣传信息安全基本知识,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代码漏洞给程序带来的巨大隐患,赛题中设置有趣味关卡,以学生实验课程中的真实源代码作为考题寻找漏洞。比赛现场设置休息
31
2021-03
3月18日、22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学院113报告厅成功举办创新训练营第二期——程序设计竞赛专题培训。我校第十五届程序设计竞赛(个人赛)已于3月27日在线举办,参赛学生逾百人,后续还将线下举办团队类竞赛,为国家级、省级相关竞赛选拔优秀选手。据悉,本次培训邀请到ACM校队成员、计算机学院2019级人工智能创新班优秀学生钱品亦精彩开讲,培训内容为竞赛概况介绍、经典算法题目分析及解题技巧讲解,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参加。在3月18日的培训中,钱品亦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程序设计竞赛的总体概况与主要赛制,他介绍到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面向世界大学生的国际性年度赛事,旨在激励大学生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挑战精神,竞赛的赛制主要分为OI、ACM、IOI。接着,他着重介绍了枚举算法、贪心算法、分治算法和基本数据结构等基础算法,并在每个算法的讲解中结合实例和参考代码,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听得明白、理解到位。在3月22日的培训中,钱品亦介绍了数制转换算法、前缀和与差分、自定义排序、标准模板库STL等实用“干货”。随后,钱品亦用代码现场展示并讲
29
3月25日,由学生处主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家讲坛”在计算机学院113报告厅顺利举行。中国计算机学会臧根林博士应邀主讲,讲座主题为“规划生涯,走向成功”,100余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耿瑞主持。首先,臧根林介绍了自身与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渊源,指出学会在推动计算机领域学术进步、引领学术方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励同学们扎实专业基础、练就过硬本领。随后,他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方向”、“创业”、“情商”、“机会”等七个小故事。在“创业”故事中,他讲述了几次不同的创业经历,既有坎坷,也有收获,在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中,要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点经历。在“情商”故事中,他告诫同学们要锻炼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管理、自我进步的意识。在“创新”故事中,他指出,讲创新创业之前,首先要明确社会责任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计算机青年学子既要勇于探索、追求卓越,也要主动担当、践行社会责任。最后,臧根林为同学们分享了他的成长心得:“我们的努力成就了中国的现在,中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在《我和我的祖国》深情悠扬的歌声中,讲座落下帷幕。通过
3月26日,计算机学院邀请国防科技大学张春元教授来校作题为“面向金课的课程建设实践”。各课程组教师代表、新进教师代表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孙涵主持。张春元教授开始讲座前,运用给学生上课的教学平台邀请与会老师一起参与到课堂中来,用答题、案例等模拟学生的课堂情景,给老师们实际体验。张春元教授首先结合BLOOM模型等教育教学原理对“金课”的内涵及“两性一度”的标准做了深度解读。随后,根据《大学计算》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两门课程的建设经验,从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学生反馈、实践平台、课程思政、工程教育认证等维度阐述了“金课”建设的要点。讲座后的交流中,与会老师向张春元教授提出专业的教学问题,并展开了讨论。与会老师一致表示,此次讲座“干货满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改革,注重“金课”质量。
24
3月20日、21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将军路校区六号教学楼6101成功举办创新训练营第二期——信息安全技能竞赛专题培训。我校第五届信息安全技能竞赛举行在即,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兴趣,计算机学院特开展竞赛相关专题培训,邀请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优秀本科生黄智杰、计算机学院2018级优秀本科生刘嘉木精彩开讲,培训内容为信息安全技能竞赛中web、misc和pwn方向的介绍与应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加。在3月20日的培训中,黄智杰介绍了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的web开发语言和网络通信的基础协议,并为同学们系统地梳理了网络开发的整体流程,同时还指出了开发过程中常见的由于开发不规范导致的web漏洞。在3月21日的培训中,刘嘉木介绍了pwn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交互式反汇编器专业版(Interactive Disassembler Professional),就IDA中的函数窗口、反汇编视图等方面展开详细的介绍,并在过程中引用了校内ctf靶场的几个例题展开详细讲解,加深在场学生对IDA的理解。此外,刘嘉木还结合C语言程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