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19-01
南航新闻网《综合要闻》版头条报道我院陈松灿教授事迹日前,南航新闻网《综合要闻》版头条报道了我院陈松灿教授事迹。全文如下:南航人物丨IAPRFellow陈松灿教授:让人工智能研究服务社会发展2018年8月下旬,陈松灿入选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Fellow),成为南航唯一一位IAPRFellow。IAPRFellow每两年评选一次,当选率为会员总数的千分之2.5。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教授,陈松灿在周围人眼中是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耕耘多年的教授,但他却常说自己“不聪明,也不是谦虚,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已”。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咖”陈松灿入选的IAPRFellow由模式识别领域国际权威性学术组织之一的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颁发,此次当选也是对他在模式识别领域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陈松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上,这在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其所带领的团队研究涵盖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脑影像分析等诸多方面,旨在探索解决所关注领域的若干关键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学界肯定,如在南京大学多年合作研究后,受邀共同报奖,由此陈松灿和团队人员谭晓阳教
28
2018-12
12月24日,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在将军路校区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副校长许希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出席了本次会议。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华,副主任蒋田仔,委员陈熙霖、吴飞、杨健、陈松灿、谭晓阳,以及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学院各研究所所长以及实验室所有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许希武在欢迎词中感谢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指导,并表示南航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研究,特别是人工智能与南航传统优势的交叉融合,已经对人工智能与无人机、直升机的结合进行了先期投入,希望未来形成具有南航特色的人工智能研究。他表示,将认真听取专家们的建议,持续稳定地投入和支持实验室建设。科研院副处长王云平宣读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文件和要求,从制度上对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做出了规范。陈松灿汇报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草案,从重点实验室组织结构、人才队伍、研究方向、规章制度、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张道强、黄圣君代表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汇报,向各位委员分别汇报了实验室在脑影像智能分析和主动学习方面的最新工作进展。学术委员会委员认真听取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和学术报告,对重点实验
27
12月25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关工委工作会议在学院509会议室召开。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刘健荣,党委副书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管祎,关工委副主任王建东以及委员叶延风、陈钟鸣,院团委书记耿瑞,辅导员曹智博、刘译善共同参会,会议由管祎主持。会上,管祎首先总结了学院关工委2018年的工作开展情况。过去一年,学院关工委围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工委2018年工作要点》,结合学院实际,在思政教育、学风建设、竞赛平台建设等方面扎实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她代表学院向各位老师表示感谢。随后,耿瑞、曹智博、刘译善分别从学生骨干培训、学风建设以及学生党建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就当前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各位老师进行了充分交流,共同探讨了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各位老师也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与经验,积极交流、认真研讨,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可行的意见与建议。他们表示,一是要继续强化课程监督机制,作为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将不断深入学生课堂,及时了解课堂的整体情况;二是要继续改进老师的授课方法、提升授课能力,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三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比学赶帮
26
12月18日下午,“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院士思政公开课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精彩开讲,我校80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担任校友院士思政公开课第一讲授课人。副校长黄志球、校党委副书记陶勇、相关职能部处负责同志出席活动,300余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参加此次校友院士思政公开课。思政公开课由陶勇主持。公开课在视频《爱国奋斗·南航担当》中拉开帷幕,通过一幕幕画面,生动展现了一代代南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时代担当。随后,黄志球代表学校为梅宏颁发了“爱国·奋斗”南航思想政治工作首席专家聘书。在思想政治工作首席专家的手印采集仪式上,梅宏郑重地按下手印并签名。这一枚珍贵的手印,也将被永久珍藏在校史馆中。仪式结束后,梅宏院士正式开讲,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堂题为《大数据与信息化新阶段》的思政公开课。梅宏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切入,指出“大数据是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并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总结了“一个重要论断”、“五项工作部署”和“一个基本功要求”。梅宏授课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大数据开启信息化新阶段、数字经济和若干热点话题。在第一部分,梅宏从数据的
25
12月18日,高安全系统的软件开发与验证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授,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沈建新出席了本次会议。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梅宏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戟教授、李宣东教授、詹乃军教授、马殿富教授、朱惠彪教授、杨建华教授、顾斌研究员、叶宏研究员,以及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志球副校长、副主任陈兵教授、岳涛教授等参加了本次会议。第一阶段的开幕式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教授主持。首先,施大宁副校长致欢迎辞,欢迎学术委员会的各位专家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接着,沈建新副院长宣读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文件和要求,从制度上对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做出了规范。最后,施大宁副校长为各位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并合影。第二阶段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梅宏院士主持。黄志球副校长汇报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草案,从重点实验室组织结构、人才队伍、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岳涛教授和刘哲教授代表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汇报,向各位委员汇报了实验室最新的工作进展。会议还讨论形成了《高安全系统的软件开发与验
24
12月20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纪念“一二·九”运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素养公开课在学院113报告厅精彩开讲。院团委书记耿瑞、2018级辅导员胡朋及2018级本科生参加了公开课。本次素质公开课分为优秀素养公开课展示、爱国主义视频赏析、颁奖仪式、老师点评共四个环节。在优秀素养公开课展示环节中,1618202团支部的胡淼首先进行了“诵时代英雄,发青年心声”的讲课。他从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切入,提出“作为一名身怀伟大抱负的有志青年,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的问题,从爱国者、坚守者、奋斗者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于当代青年爱国的理解。随后,1618302团支部的严维钧、李佳芮和仇逸风三位同学进行了“忆往事,激鸿鹄志”的诗朗诵。最后,1618203团支部的田子杨进行了“爱国,是让她永远永远一点都不少”的讲课,围绕台湾问题讲述了他对爱国的理解。他还在演讲中播放了卢丽安女士“我们爱台湾,也能爱祖国大陆”的视频演讲,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接下来,学院团委为同学们精选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电影节选,讲述了中国由弱转强的进步史。当看到当年的学生们、战士们为国挺身而出,看到士兵们流血牺牲,看到新中国的成立
为响应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教育部号召,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近日,计算机学院组织了“程序设计”教学团队的专题研讨会,会议由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孙涵主持,院长陈兵教授、院长助理易洋老师以及课程团队的所有教师均参加了此次会议。陈兵院长提到,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一流的课程教学,而一流的课程教学则需要一流的教学团队。只有建设好一支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才能为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行业越来越受到青睐,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生源质量也在不断攀升。程序设计系列课程作为计算机学院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可以说是所有课程的重中之重。他希望程序设计课程组能够作为课程改革的先锋,为其他课程团队的改革树立榜样。孙涵副院长随后谈到,目前学院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已基本建设完成,程序设计团队有着深厚的建设基础,有皮德常教授负责的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支持,需要团队将这一系列的资源利用好、发挥好。接着,每位老师也各抒己见,为建设好程序设计课程团队建言献策。最后,团队基本达成共识,在接下来发展中,要以形成标准化教学为目标,以智慧教学为段,全体成员一起凝心聚力,共同为课程团队的建设贡
21
12月17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与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共建“大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在学院楼举行。签约会由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赵蕴龙教授主持,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教授、党委副书记管祎及部分教师代表,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辉先生、副总经理李东华先生及各部门经理出席会议,共同见证联合实验室的揭牌成立。会上,陈兵院长和张俊辉总经理分别致辞并对联合实验室成立表示祝贺。双方共同回顾总结了前期在产学研合作、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开展的合作工作,并进一步探讨了今后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的具体举措,在共同加速推进大数据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在行业上的具体应用,切实发挥联合实验室在产研合作、产学融合、科教协同等方面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助推作用等方面达成共识。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的全资子公司,在全省13个地市设有分公司。公司致力于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努力与移动业务相融合,重点为政府、企业、公众信息化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级、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甲级、CMMI5、信息系
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喜迎改革开放40周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党支部于12月13日中午与硕士17162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以“知识改变命运,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活动由软件所党支部书记沈国华主持。首先,全体党员集体观看央视《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电视纪录片第8集《知识改变命运》,该集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的改革发展历程为线索,呈现了40年来中国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努力攻坚克难的艰难历程。通过观看,大家对新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接着,与会党员围绕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我所感受到的科技/知识带来的各项益处与便利、人才兴国的公派留学制度、如何培养研究生/做好研究、未来的志向等五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杨志斌老师从国家公派留学角度,结合自身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深造的切身经历,分享了在国外和国内进行科研工作的感受;陈哲老师谈到出国留学不仅要能够专注于科研工作,也要了解国外的文化和社会体制,从而开拓自己的眼界;王铁鑫老师则着重谈了国内外在产学研结合工作方面的差异;陈海燕老师结合自己在
19
12月17日,教育思想大讨论之名师报告会在计算机学院楼113举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了CCF教育工委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殿富教授作了题为《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与计算认知的思考》的专题报告,报告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孙涵主持,院长陈兵教授、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报告会。除了本院教师外,还吸引了许多兄弟学院、兄弟高校的教师慕名前来。马老师的报告以探究计算机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为核心,由什么是计算机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谈起,详细阐述了复杂工程问题的意义与内涵。接着,利用离散数学课程讲授为例,讲述了如何在授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他以计算(Python程序)作为认知模型的方法,使用现代工具构建了离散数学的模型,并基于自组织机理构建知识语义图谱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和验证的科学素质和工程能力。报告结束后,多位老师踊跃发言,提出了他们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面的困惑,马老师与在场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给老师们一一解答,参加的老师们都认为受益匪浅。本次名师报告会以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为契机,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归宿。马殿富教授带来
16
12月8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515报告厅举行了“人机物融合环境下服务计算前沿论坛”。论坛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忠杰教授、北京大学刘譞哲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副教授前来报告交流,吸引了校内外近百名师生参加,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教授、院长助理关东海副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沈国华副教授主持论坛。报告中,王忠杰老师就两位图灵奖得主TimBerners-Lee和RajReddy对网络服务及AI技术中关于“个人服务”和“数据”等观点进行了解读,分享了在个人服务、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前沿思考,对未来研究领域的关注方向进行了探讨;刘譞哲老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软件服务系统发展的影响和挑战,从AI驱动的软件服务和面向软件服务的AI两个视角探讨了潜在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并分享所在研究团队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和实践应用情况;王尚广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服务计算的定义和经典模型、服务组合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云服务组合和边缘服务组合,对互联网时代服务组合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未来网络服务的应用方向进行了畅想。报告会后,老师和同学们就“服务数据如何获取及保护”、“网络服务隐私保护如何检查
11
12月6日和7日,全国政协委员、副校长施大宁围绕工信部人工智能调研项目以及校企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率队赴青岛调研了海尔公司。海尔集团副总裁陈录城,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院长张维杰等对施大宁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在调研过程中,施大宁一行参观了海尔中央水机的展厅、绿色工厂车间,工业智能研究院等,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调研期间,海尔向施大宁一行详细介绍了集团的战略转型的历史过程和发展现状,特别针对海尔COSMOPlat平台阐述了公司依托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大规模定制模式、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生态的战略布局。施大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以及在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优势。他表示,海尔是制造业领域的明星企业,也是走在智能制造前列的创新者,双方具有很好的合作前景,希望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探索出有效的校企合作途径。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兵介绍了学院的特色和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成果。座谈期间,双方还就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瓶颈、痛点以及大规模定制思想的推广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随后,双方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12月4日,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参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党支部“从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到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讨论”专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刘健荣参加了活动,院长陈兵、院长助理黄圣君列席会议,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刘学军主持。本次党日活动结合前期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讨论,“适应新时代,谋求新发展”,就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以来已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人工智能学院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支部委员、专业主任袁伟伟,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道强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科研进展情况:在专业建设方面,人工智能学院已对兄弟院校的人工智能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调研及分析,并梳理出我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体系;在科研方面,提出以师资建设、交叉应用为突破口,紧密与航空、航天和民航相结合,着力开展具有“三航”特色的人工智能研究。与会党员对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积极献计献策,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现有的师资力量已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的要求,但人工智能热潮使得引进该方向人才非常困难,需在积极培养已有教师的同时采取更为灵活高效的措施引进高水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