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3-04
4月1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辩石榴之声,展青春风采”辩论赛总决赛在天目湖校区巡天楼二楼报告厅圆满结束。学院1622103班与1622401班的辩手们分别作为本场比赛的正反方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吸引了湖区众多学生到场观赛。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计算机学院于三月初开始举办系列辩论赛,近一个月内,15支队伍经过12场比赛一路精彩角逐。在决赛中,双方辩手围绕“对于青年来说,‘我想做怎样的人’/‘我不想做怎样的人’更重要”展开激烈讨论。辩手们的发言睿智而有逻辑,他们引经据典、互不相让,提出了很多精彩而有深度的观点,为在场观众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大家都被辩手们出色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维所折服,现场频频响起掌声。经过评委们认真地点评和讨论,来自1622103班的正方代表队荣获总决赛冠军,1622401班的杨宙升同学荣获本场比赛最佳辩手。此次辩论赛,双方辩手对辩题的解读引发了同学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层思考,让大家对社会、对未来有了新的认识。本次活动不仅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充分展现了计算机青年心系时事、勇于思辨的青春风采。后续,学院学
31
2023-03
3月30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于天目湖校区T2110报告厅举办天目讲堂暨信仰公开课,本次活动邀请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佘江涛开展“听见音乐的五种方式”主题讲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鑫、模式分析与智能计算研究所所长陈松灿教授、团委书记、辅导员,以及天目湖校区百余名学生参加此次讲座,活动由李鑫主持。讲座伊始,佘江涛从听见音乐的三个阶段出发,结合自己欣赏音乐的实际经历和真实感受,描述了听见音乐的五种方式。他强调,音乐已经成为永远和当代共生融合、充满活力、不可分割的东西,个人在阅读和聆听时需要融入情景,通过耳朵和心灵,听见不同层次的音乐,以形成对音乐的感受、品鉴、理解能力。随后,他结合当下音乐发展现状,引导同学们从微观到宏观,从音色、节奏、旋律、和声、配器、织体等方面理解各类型音乐,帮助同学们学会用感觉与直觉、判断与思维去接受和处理音乐信息,领略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之美、心灵之美、思想之美。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聆听中体验音乐的美好,在鉴赏中涵养精神力量,领悟文化底蕴,提升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心理素养。讲座结束后,佘江涛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结合自己的学习
30
3月30日中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于天目湖校区南山苑1栋101会议室举办“学涯规划”主题“六WEI空间”石榴午餐会。学院副院长李鑫、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与10余名学生代表共进午餐,围绕学业规划、职业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李鑫表示,学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通过“计划”让同学们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一步培养和巩固时间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节奏。午餐会现场,李鑫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对学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从升学、就业等多重路径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剖析。他鼓励同学们以目标为导向,根据“规划图”落实“路线图”,反躬自省,着眼实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振信心,砥砺奋进,把握当下,拥抱未来。此次午餐会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同学们的规划意识,有效激励了大家探寻自身发展潜能,勇敢尝试、收获成长。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涯指导主题教育,营造“树理想、讲规划、践行动”学涯规划氛围,引导学生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努力培养“开放、进取、包容”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27
3月24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开展石榴国防大讲堂暨“凤回巢”校友职场说。本次活动邀请我院院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高级技术专家孔祥营,人力资源部副主任相晖,开展“舰载信息基础设施演进”主题讲座,讲座在将军路和天目湖两校区分别举办。首先,孔祥营介绍了计算机在舰艇中存在的形态,从指挥仪和标准台这两个阶段展开,详细阐述了舰载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信息化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快速发展与重要作用。随后,孔祥营结合自身所处的船舶行业的特点,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他表示船舶领域需要更多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加入,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国防建设,用信息技术为国防科技的发展提速赋能。最后,相晖为同学们分析了国防单位的就业前景,介绍了七一六所大力培养在职研究生的政策,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国防军工企业,赓续南航军工精神,为祖国繁荣富强和舰艇事业的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两位老师就国防单位就业的能力需求、研究所的招聘条件、计算机专业在国防单位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现场讨论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祖国船舶舰艇事
24
3月22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于将军路校区学院楼515会议室线上、线下同步举办“‘研’途有你,全力以‘复’”考研复试、调剂经验分享会,此次分享会邀请到学院2022届本科生廖俊轩、江以恒、杨媛媛就复试、调剂准备工作进行经验分享。活动由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云涛主持。首先,廖俊轩从自己和室友的初试、复试经历出发,围绕复试内容、方法、细节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复试策略,他强调了复试中英文水平考核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从容面对复试。接着,江以恒以复试流程为重点进行了分享交流,他结合个人经历介绍了复试中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正确的解决方式,同时,他强调专业课知识在复试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认真复习,积极备考。调剂至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杨媛媛随后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调剂经历,她从搜集调剂信息、联系招生办老师、调剂复试准备以及调剂流程等方面介绍了调剂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提醒同学们勇敢抓住机会,作出合理选择。作为学院改版升级后的第三期午餐会,本次活动通过邀请2022届优秀考研上岸学生分享复试、调剂经验,帮助同学们对考研复试和调剂形成更加具体清晰的认识,收获宝贵的经验。
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学习我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激发同学们爱党爱校热情,3月20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举办“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升国旗仪式暨学习贯彻我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主题教育,辅导员胡朋、韩桂馨及2021级本科生参加此次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师生集体行注目礼,国旗班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国旗庄严入场,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韩桂馨立足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向同学们阐释了学校过去五年的发展和成绩、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未来的建设思路和规划。她希望同学们正确认识学校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内外形势,主动肩负起学校事业发展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在今后的学习中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计算机学子的力量。随后,2021级本科生代表昝博雅分享了自己学习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的感悟,号召同学们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养,脚踏实地,持续奋斗,努力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本次升国旗仪式是计算机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
19
3月18日,江苏省溧阳中学30余名师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及学生极客俱乐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对天目湖校区进行参观交流。溧阳中学师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天目湖校区泗水湖、计算机学院科创空间、学生活动室等地。志愿者们热情地为师生介绍学校和学院的历史沿革、发展近况,带领大家漫步校园,切身感受南航文化。随后,同学们前往学校虚拟仿真实验室,体验VR设备,感受虚拟世界的震撼,体验计算机五子棋编程,在实践中感悟编程的魅力,收获代码成功运行的成就感。交流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孙明智代表学院对溧阳中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学院与溧阳中学建立的深厚友谊,希望未来两校之间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拓展平台,深化人才培养工作;他鼓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全力以赴追逐心中梦想,欢迎大家报考南航。活动结束后,溧阳中学师生一行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让同学们对计算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激发了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强烈兴趣;同时,师生也切实感受到了南航“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和“航空强国、服务国防”的使命担当。本次溧阳中学来访参观,展示了我校优质的教育环境和高超的办学水平。未来,学
12
3月12日上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与天目湖校区管委会,在天目湖校区湖边广场联合开展植树节活动,近30名师生共同参与。天目湖校区党工委第二党支部老师韩梅月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区的绿化概况、植物种类及其养护知识,并为同学们讲述了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意义。活动现场,计算机学院的同学们在校区园艺师邱金生的带领下学习了草坪机、绿篱机的操作方法,并为各类树木悬挂树牌,实现一树一“证”,为后续的管理养护奠定良好基础。此次植树节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爱林护林的热情,营造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传播了“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观念。未来,计算机学院将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
09
3月8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在天目湖校区牧星楼108报告厅举办“用爱意托举希望,让善意奔流不息”信仰公开课。本次信仰公开课由“中国好人”、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缪小福主讲,各年级辅导员及学生共同参加。本次信仰公开课通过缪小福的感人事迹,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切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未来,学院将深入统筹推进“信仰公开课”,持续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政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引导同学们用行动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08
3月8日中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于天目湖校区南山苑1栋101会议室举办“非遗文化传承”主题“六WEI空间”石榴午餐会。民间剪纸艺术家缪小福做客现场,与10余名学生代表共进午餐,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展开深入交流。缪小福为同学们带来了大量剪纸作品进行展示,并现场为大家传授剪纸技艺,让大家在实践中充分体验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活动现场,缪小福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经历,为同学们分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意义,着重阐释了计算机技术在形式和载体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创新提供的便利,让同学们对剪纸等一些传统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作为学院改版升级后的第二期午餐会,本次活动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浸润式的文化体验,让同学们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未来,学院将继续统筹开展主题多样的“六WEI空间”石榴午餐会,持续引导学生探寻文化根源,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弘扬者,努力进取,拼搏奋斗,把青春梦融入民族复兴的强国梦。
06
3月3日,我校在将军路校区1号楼四楼报告厅举办第220期问天科学讲坛暨校友思政公开课。我校本科1980级、硕士1984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为师生讲授题为《泛在操作系统: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报告会由校长单忠德院士主持,副校长黄志球、姜斌、吴启晖,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晖,党政办公室/发展联络部、校科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以及4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授课。梅宏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切入,指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国家战略急需”。他结合自身在计算机软件领域数十载的科研实践经历,分析了操作系统发展的“20年周期律”,认为随着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时代的到来,操作系统发展的新蓝海已然出现;围绕泛在操作系统这一新技术领域,讲述我国在新型操作系统新赛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阐述了对操作系统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与思考。面向未来,梅宏对同学们提出希冀和期盼,他认为科学创新发展需要年轻血液的加入,希望同学们努力成长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有为青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他鼓励大家勇于面对数字经济浪潮,主动把握机遇,积极
21
2023-02
为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2月20日下午,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宁带队,毕业班辅导员、2023届本科生毕业代表一同前往北京中安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暨走访交流活动。中安智能总经理陆桦,副总经理杨雪松,信号与仿真部部长蒋涛,人事部人事总监庆秋,南航往届毕业生代表周迎漍、高鹏宇等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首先,王宁一行在陆桦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中安智能企业文化墙和办公环境,并与已成功入职该企业的学院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亲切交流。随后,双方开展座谈会。陆桦代表中安智能对计算机学院此次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后续建立常态化联系互访机制,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杨雪松指出,中安智能非常欢迎南航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发展,同时就公司研发体系、战略部署、实习生发展方向及需求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回答了在场同学的提问。王宁表示,强化校企衔接、深化校企合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渠道。此次活动既是落实学校“访企拓岗”相关工作决策部署,也是双方在前期良好互动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合作思路、深化合作领域、扩展
18
2月17日中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于天目湖校区南山苑1栋101会议室举办新学期升级版“六WEI空间”石榴午餐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宁、本科生辅导员与10名学生代表共进午餐,围绕目标管理、学涯规划、考前焦虑缓解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午餐会伊始,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畅所欲言。关于就业方向、专业学习、时间规划、考公考编……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困惑,现场气氛轻松热烈,老师们的交流分享时时引起大家的思考,既“填饱了肚子”,又“充盈了脑子”。午餐会中,王宁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希望同学们在大学里积极尝试,勇敢试错,拓宽大学生涯的宽度。当谈到学涯规划时,王宁建议同学们锚定目标,笃行致远,牢牢把握青春航向。他还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抓各项机遇,提升各项能力,培育独特优势,成就个性自我。同学们深受裨益,纷纷表示今后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突破自我,做到知行合一,达到内外兼修。据悉,“六WEI空间”石榴午餐会本学期做了全面升级,活动内涵和外延均得到延拓。“六WEI”包括“微”课堂、多方“位”、拓思“维”、品美“味”、“为”学生、创“未”来。活动
14
为帮助“后疫情”时代老年群体更好地了解防疫知识、掌握“阳康”资讯,充分流通社区防疫资源,1月1日以来,计算机学院“‘银丝计划’——‘疫’路同心”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在全国22个省份、32个社区开展了以“深入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受到了当地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延续了“银丝计划”团队的助老传统,针对当下老年人群体“科技产品使用不熟练”“信息获取渠道闭塞”等特点,开展了多样化助老活动,帮助社区老年居民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实践筹备初期,团队成员通过线下走访,累计收集372户独居老人信息,并针对老人的实际需求,个性化定制宣传单页9份、宣讲课件3套。实践过程中,团队通过一对一上门走访,向老人讲解新冠病毒预防及感染后的药物使用知识。同时,成员们走进农家小院、走向当地车站,于每周一、周五定期开展户外集体宣讲,向当地老年居民科普网络购药方法,提供新春陪护与关爱。为期44天的社会实践,团队累计开展123次线下宣讲,覆盖老年人群体达800余人。为解决老年群体“药物获取难”的问题,团队与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绥化大有社区、安徽省定远县井岗村委会等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