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受邀来我校讲学的中科院院士陈国良教授专门安排时间与计算机学院优秀本科生代表亲切座谈,他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刻苦学习,打牢专业基础,争当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未来英才。
在将军路校区1号楼22楼会议室,陈院士与在座的同学们亲切交流,他从大学生涯谈起,讲述了成为院士的奋斗之路。他谈到,他生长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生活条件艰难,却成就了其不怕苦、不怕累的坚韧品质。他回忆上大学时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方式,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也没感到枯燥,就是很单纯地想学更多知识。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大学老师,老师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对学生们最质朴的爱对他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他认为上大学最大的收获不仅在知识和技能,更在学到了老师身上的优良品质。他说,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能不骄不躁坚持下来的就是真的强者,为了完成一个科研项目他与自己的学生在实验室同吃同住十天半个月都是家常便饭。最后,同学们就大数据、物联网研究,智能程式等专业问题向陈院士请教,陈院士一一作出精彩回答,并希望同学们能踏踏实实地学习计算科学、领略计算文化、培养计算思维,在信息时代的大好前景下有所作为。
在座谈会开始前,陈院士在将军路校区管委会主任刘宇雷、校科协副秘书长刘双丽、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国军的陪同下,来到院士林植下一棵桂花树,并参观了校园,与师生合影留念。
新闻链接:
陈国良,安徽颍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考入交通大学,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他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5项,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70多篇,著作8册,他引54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12项,11项排名第一。(作者:唐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