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old  新闻动态

计算机学子暑期全面出击,竞赛捷报频传

发布时间: 2014-09-11 点击数: 1

2014年暑期,计算机学子在多个计算机学科竞赛中强势出击,取得优异成绩,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学校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成效。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我校喜获全满贯

2014年8月19日至2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在我校明故宫校区成功举办。我校学子在本届大赛中再创佳绩,获得大赛特、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实现大赛奖项的全满贯,同时我校被授予“中国软件杯”大赛最佳学校组织奖。

大赛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顶级学校在内的600余所高校的近4500支队伍报名参赛。由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组成的ACE团队、Cloud团队、superCally团队分别获得本次大赛一等、二等、三等奖。9名参赛本科选手有5名来自大一年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司司长陈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我校校长聂宏等为获奖团队颁奖。

 

我校两支队伍入围首届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前三强

8月21日,已历时四个多月的首届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在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总部结束了第二阶段的团队答辩,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柯文炜获得大赛第二名,我校2012级硕士研究生徐菁风、李国拯和东南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肖志宇(本科毕业于我校信息安全专业)组成的团队获得第三名。此次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共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7276支队伍参赛,参赛人数超过1.5万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悉数参加,牛津大学、诺丁汉大学、日本筑波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等境外知名院校也均有队伍参赛。

本项赛事是通过建立算法模型,分析近6亿条经过脱敏处理的用户在天猫上的行为日志,建立用户的品牌偏好,并预测他们在将来一个月内对品牌下商品的购买行为。整个比赛完全基于真实的天猫数据,使比赛具有极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经过近4个月的在线算法检验和测试,算法预测准确度排名前10的团队才有资格获得到阿里巴巴集团总部进行现场演示和答辩的机会,而仅有3支队伍能够入围大赛第三阶段的角逐。我校学生在大赛三强中能够占据两席,充分体现了我校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工作成效,赛后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微博也发表博文对我校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称赞。据悉,三强队伍的算法作品将被整合入天猫平台,在“双十一”网购狂欢时接受真实消费行为的检验,最终决出大赛的总冠军并有机会获得高达100万元的现金奖励。

 

我校学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并获佳绩

第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日前落下帷幕,我校首次参加该项赛事,经过激烈地角逐,由理学院曲健同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霍雨浩同学和谭佳雨同学、航空宇航学院侯朋伟同学制作的“WeYes”校园微信平台斩获大赛一等奖;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黄鑫、陈裕皓和茅铸锋同学制作的“基于Kinect设备的体感游戏”获得大赛二等奖。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本次大赛有近2000组队伍参赛,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近20所985高校和50余所211高校均有队伍参加本项赛事。大赛设置专家对作品进行的初审、复议、基础能力测试、决赛答辩演示等多个环节。

 

我校学生在首届全国高校软件定义网络应用创新大赛中获得第九名

8月28日,第一届全国高校软件定义网络(SDN)应用创新开发大赛在华南理工大学落幕。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0余所学生的200多支队伍参与了本次大赛,是目前国内同类型比赛中规模最大的赛事。经过初赛阶段的专家评审,共30支队伍得以入围大赛决赛。决赛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庄怀东、许晨辉、沈宏、杨晗婕、孙茂鑫组成的“507NETLAB”团队以全国第九名的成绩获得大赛二等奖。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 ),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其核心技术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SDN这一颠覆性的技术被认为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生革命性的影响。2009年,刚刚诞生没多久的SDN 概念就入围麻省理工学院《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前沿技术,自此获得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

 

据悉,近年来计算机学院在学校“以人为本,促进人才辈出”的发展理念引导下,提出了“案例牵引、项目驱动、以战为训、以赛带练”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在实战训练中提升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计算机学院同时建立了校内实践中心+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合作课程的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先后与苏宁云商、宇龙酷派、新联电子等南京地区大型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基地,并已连续多年邀请IBM、微软、英特尔、SAP等国际顶级企业来校授课。除此以外,计算机学院也十分重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以“计算思维导论”课程改革为契机,着力提升全校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仅2014年度已有来自航空宇航学院、能源动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航天学院等非计算机专业的20余位学生参与计算机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在一系列实践教学措施下,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参与“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Imagine Cup”全球大学生创新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OW2国际开源软件设计竞赛等计算机类省部级、国家级、国际级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获奖学生近200人次;学生申报计算机类校级、省级、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80余项,申报学生超过600人次。

首届全国高校软件定义网络大赛获我校奖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