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

23

2021-09

计算机学院2021级人工智能创新班选拔顺利完成

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创新班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创新拔尖人才。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大一新生还未正式返校开学,原本的创新班选拔整体工作改为线上进行。这既是对当前疫情防控的合理应对,也是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主动探索。按照学院制定的选拔方案与细则,通过线上宣讲,在线资格审核,两轮线上面试,顺利完成了选拔工作。精心策划,制定线上选拔方案。由于疫情的影响,为保证选拔工作不受影响,保障“AI创新班”生源质量,结合“AI创新班”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学院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制定《2021级人工智能创新班的选拔方案》,发布《2021级人工智能创新班面试选拔细则》与《网络远程面试指南》,与学生在线签署网络面试承诺,指导学生测试面试网络环境等,确保在线面试环节有序开展。严谨执行,规范线上选拔流程。为选拔优秀的计算机类人才,学院今年改革采用两轮选拔的方式,第一轮数理知识面试,着重考查学生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逻辑思维能力;第二轮为综合能力面试,着重考查学生专业认知、学科特长、科研与创新潜力。整个选拔流程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学科特长,选拔数理基础好,具有计算机领域学术发展潜力的学生。精彩呈现

22

2021-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国际合作处展开国际化工作推动交流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院的国际化工作开展,9月17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邀请了国际合作处来院交流。交流会由院长陈兵主持。国际合作处参会人员包括处长张卓、副处长沈敏、张国权及相关代表。计算机学院参会人员包括副院长燕雪峰、院长助理赵彦超、关东海及相关教师代表。燕雪峰首先介绍了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并指出这些工作与国际化发展的关系与内涵。陈兵总结了学院十三五期间的国际化工作主要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在具体介绍了学院与国外大学的合作现状和进一步合作的设想后,他重点指出学院当前和未来国际化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张卓肯定了学院在国际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对学院提出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分析。他指出,计算机学院的国际化基础好,目前面临的困难也是学校多个学院的共同困难,国家和学校正在努力与学院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张卓介绍了十四五学校的国际化工作主要思路和“一四一二”的国际化办学格局,即构建一个高水平国际化合作伙伴,拓展四个高质量国际化平台、打造一支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完善两个高质量国际合作系统。与会的人员就外专项目的申请、执行、及外专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20

2021-09

计算机学院组织2022级直博生专项计划选拔线上宣讲会

为响应国家和学校对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2021年9月15日开展了直博生专项计划宣讲会。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燕雪峰、博士生导师代表吴强教授、陈钢教授、刘哲教授、魏明强副教授、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丁瑶以及2018级同学参加了此次宣讲会。本次活动由燕雪峰副院长主持,以线上的方式进行。首先,计算机学院燕雪峰副院长向参与会议的同学介绍了直博生专项计划,从导师师资、基金资助、访问交流、培养特点、支持政策、选拔方式等方面阐述了该专项计划的优势。燕院长指出直博生专项培养计划对学生个人发展乃至相关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十分重视该培养计划,将为加入该培养计划的直博生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团队,并在资源、经费等方面进行倾斜,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这次可贵的机会。吴强教授对通信网络和内生安全领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指出该领域是国家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对口方向,是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优势领域,拥有良好的科研前景和就业优势,期待更多有志青年的加入。陈钢教授强调了程序语言和EDA工具在信息产业方面的重要性。他指出这两个领域是我们国家的薄弱环节,呼吁直博生加入相关领域的研究,为国家

19

2021-09

计算机学院举行2021级本科生线上见面会

2021级本科生入学报到在即,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明确目标规划,顺利开启大学学习生活新征程,9月18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举行“计遇青春·智绘芳华-从‘新’出发,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2021级本科生线上见面会,主要分为“欢迎新同学”、“祝福新征程”、“严守新规章”、“笔绘新展望”四个环节,学院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许彧文、韩桂馨和全体本科新生共同参与其中。见面会在《南航之光》学校宣传片中拉开帷幕。在“欢迎新同学”环节,韩桂馨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2021级本科生的专业分布、男女比例、生源地分布等情况,重点解读了“计遇青春·智绘芳华”迎新主题的深刻内涵。同时,两位辅导员面向同学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分享了自身的求学经历、工作理念、办公信息等,在欢迎新同学入学南航的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多与辅导员交流,树立“有困难、找老师、勤交流、快解决”的思维。在“祝福新征程”环节,韩桂馨对同学们初入大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按照类别从学习、生活、其他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提出了解决问题及困难的方法和建议,同时结合学院3位高年级优秀学生的事迹和经历,为新生

17

2021-09

中国电科智能科技研究院来我院调研交流

9月17日上午,中国电科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长徐珞带队来访我校计算机学院参加交流研讨会,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兵,副院长黄圣君以及相关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议由陈兵主持。会上,陈兵首先代表学院对中国电科智能科技研究院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增加双方了解,与对方就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促进校企协同,加强成果转化。徐珞介绍了中国电科智能科技研究院的单位性质、业务范围以及队伍建设等基本情况。他指出,必须加快核心技术发展,汇聚高质量团队来推进研究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次来访希望我校能给予技术层面的支撑与帮助。在双方交流环节,黄圣君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方向科研情况简介”的报告,从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应用示例等方面介绍了学院人工智能方向的基本科研情况。陈鸣作了题为“虚拟化网络平台”的报告,介绍了团队搭建的虚拟化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和应用范围。朱琨作了题为“无人车集群协同技术演示验证”的报告,对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演示。姜巍详细介绍了中国电科智能科技研究院的科研方向,重点探讨了智能赋能技术。其他与会教师代表也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基础,就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在人

13

2021-09

计算机学院组织2021级人工智能创新班选拔线上宣讲会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大一新生还未正式返校开学,原本的培优班选拔整体工作改为线上进行。为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国家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创新拔尖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设置人工智能创新班(简称“AI”创新班)。近期,学院组织了2021级人工智能创新班选拔线上宣讲会。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赵蕴龙教授、天目湖教学办蒋旭莹老师,辅导员许彧文和韩桂馨以及2021级新生同学参加了此次宣讲会。本次活动由学院教学办主任林卉老师主任主持。首先,计算机学院赵蕴龙副院长向2021级新生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产业现状及南航人工智能专业的基础。他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是战略性技术,已经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助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各行各业需要人工智能人才支撑,人工智能的相关人才是目前市场的紧缺人才,就业优势强。同时,南航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具有深厚的基础以及培养优势。学校于2018年7月成立了南航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挂靠计算机学院,目前学院拥有“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工信部重点实验室,AI创新班在此基础上创建,采取小班化教学的精英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AI研究能力

10

2021-09

我校学生在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获得佳绩

2021年9月6日,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圆满结束,我校学生在本届大赛中再获佳绩,计算机学院孙涵老师指导林昱涵、齐妍、关新宇三名同学组成的“杀虫护林”团队获得大赛一等奖,此外还有来自长空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两支队伍获得大赛二等奖,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两支队伍获得大赛三等奖。图1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赛决赛视频评审现场“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比赛坚持由企业命题、参赛学生解题的软件开发模式,将企业的真实需求与学生的创新实践相结合。经过十年的发展,本项比赛已成为全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软件类大学生竞赛活动,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高地,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本届大赛共有来自31 个省份及地区的5000 余支队伍报名参与,经过初赛评审共选拔出204支队伍晋级决赛。图2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赛校园宣讲会(南航站)在本届大赛的组织过程中,计算机学院高度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在比赛报名阶段邀请了大赛组委会及命题企业代表来校组织开展竞赛宣讲和赛题解读,帮助同学门熟悉竞赛形式及了解赛题内容;为入围决

10

2021-09

计算机学院赴天目湖校区开展调研

为切实做好2021级本科生入学筹备工作,促进学院与天目湖校区之间的交流,保障学院后续人才培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9月7日赴天目湖校区开展调研,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院长助理参加调研。本次调研主要以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开展。在校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院一行首先参观了天目湖校区各功能区,先后来到学生工作办公室、实验楼、自习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场所,深入了解了天目湖校区办公、创新实践教育、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基本情况,重点关注了学院相关场地、设施的布置、筹备情况,充分感受了天目湖校区教学、科研、生活“共享联通”一体化空间的便利。随后,学院一行和天目湖校区党工委书记张新明,管委会/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江波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江波代表天目湖校区对学院入驻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天目湖校区目前的运行情况、基础建设的推进情况及后期规划,同时表示将加强与学院的交流,共同促进天目湖校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院长陈兵代表学院对天目湖校区为入驻学院所做的大量筹备工作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院的迎新相关工作规划及进展情况,同时表示首届天目湖校区学生的教

30

2021-08

计算机学院开展2021年暑期家访工作

为精准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制定科学清晰的发展目标,减少学生与家长的教育困惑与思想顾虑,促进家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工作更有温度和深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2021年暑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近20名学生开展了家访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祎、院长助理李鑫、相关班主任、专业老师及辅导员参与了家访工作。为使家访工作全面有效地进行,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落细,真正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性,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作为出发点,精准开展家访工作。一是通过前期基本情况调研与排查,精准确定家访对象,由于短期内无法做到“普及式”家访,学院对本科生进行全覆盖式信息梳理,选取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为重点对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个性化家访工作计划,提高家访工作的针对性与效率。二是动员全员参与,除各年级辅导员外,本次家访邀请到学院领导、班主任、专业老师等一同参与,使得家访工作队伍组成更为丰富与多样化。三是完善家校信息网络,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通过与家长联系沟通,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同时家校信息网络的完善更加有利

29

2021-08

计算机学院线上补习、补考工作顺利结束

为帮助学生梳理上个学期的课程内容,计算机学院为参加补考的学生量身定制了一份暑期大礼:暑期课程补习。因受疫情影响,从8月12日至24日为期12天的暑期线下补习授课改成了线上授课。学院共梳理出授课课程6门,答疑课程10余门,面向学生400余人次。此次课程补习,除了邀请任课老师授课外,还精心挑选出10名“小老师”为学生在课后做答疑。由于疫情,学校原定于8月底线下补考的相关工作改成线上补考。至此,8月25日至27日为期三天的线上补考顺利结束。在学校教务处考试中心的指挥和部署下,我院积极参与并配合线上补考工作。学院副院长赵蕴龙、全体教学督导积极参与巡考监督工作。我院参与补考课程共计9门课,参加补考学生涉及到2017级和2018级共计63名学生。考试前,督导老师向监考人员传达教务处“关于加强落实考试纪律的通知”,强调监考人员应严格履行监考人员职责,规范线上考试纪律,及时处理考试违纪情况。学院的教学运行离不开严谨有序的监督和检查。教学运行中有了教学督导的参与,才能更公平公正。此次补考过程中,督导组老师认真负责地巡视每一场考试,记录每一个问题,在考试结束后做好情况汇总等工作。督导组老师在巡考过程中及时

19

2021-08

计算机学院班主任“主播”上线开展“云端”班会

暑假期间新冠疫情的突然反弹,打乱了许多师生的学习生活计划。为了让学生们明确目标,调整心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全体本科生班主任立足于学生成长特点和阶段性学习需要,结合当下的疫情防控教育,积极开展“云端”班会,涉及3个年级38个班级,实现在校本科生全覆盖,促进学院学风建设工作质量提升。严明纪律,疫情制度要遵守由于本次新冠疫情与以往不同,病毒变异后的传播速度更快,毒性更强,发生地就在南京,防控工作十分艰巨。同学们有的被疫情阻隔滞留在了学校,有的被“宅”在了家中,虽然各个地方的疫情防控的要求不同,但都需要同学们严格遵守。班主任们以当下的疫情防控教育入手,给学生们传达了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并向同学们解读了学院的疫情防控提示单,呼吁同学们在疫情尾声的关键时期,更要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规范,这时候静心“宅”在家里就是家国情怀、“静”在学校中也是责任担当的一种体现,希望同学们努力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专业学习有方向在学院统一指导下,在主题班会前,班主任们做好了充分准备。根据辅导员提供的《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对班上学生上学期的成绩情况做了详尽分析,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学习下学期重难点课

18

2021-08

《人民日报》近日刊发我校双聘院士,清华大学郑纬民教授的署名文章——《把握图数据库自主创新机遇》

《人民日报》近日刊发海致科技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先生的署名文章——《把握图数据库自主创新机遇》。文章表示,全球图数据库市场尚未定型,现在布局正当其时,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球图数据库市场尚未定型,现在布局正当其时,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互联网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着更能够表达人类思想、更类似于人脑思维构造的知识网络发展。知识网络数据规模大、来源丰富、类型复杂,如果继续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来管理,用传统的数据计算方法来处理,会受到很大制约。图数据库作为一种全新的数据库类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数据库是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图为基本模型和数据结构的数据库。由于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可视化效果和坚实的数学基础,图已经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仅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图被用来表示通信网络、数据组织、计算流和数据流等,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框架。相比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图数据库具有更善于处理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可视化展示和更充分满足多种实际场景需要的优点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大数据时代,数据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

11

2021-08

计算机学院2019级卓越班暑期实训正式开营

计算机学院2019级卓越班企业实习实训于8月11日正式开营。为拓展学生行业视野,提高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计算机学院已连续7年开展暑期实训活动。由于今年夏天新冠疫情的突然反弹,打乱了原本的线下实训的安排,经过校企多轮协商与研讨,及时将实训方案调整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总工魏亮、校企合作总监马宗杰,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工科学院院长李祺、江苏区总经理周晓杰,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蕴龙教授、院长助理李鑫及6位校企导师代表出席了开营仪式,2019级卓越班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副院长赵蕴龙教授代表学院进行致辞,他指出“卓越工程师计划”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师,同学们应带着这一目标,珍惜本次实训的机会,重视学习的环节,继续传承和发扬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实训中培养团队合作、沟通表达、领导组织、创新思维、创业实践、终身学习的能力。磨练意志品质,最终客服困难,给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李鑫老师在寄语中提到,暑期实训是卓越班特色课程,有利于同学们了解企业实际问题,在实训中掌握计算机问题的解决方案。虽然本次实训的形式有所变化,但希望同学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