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4-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关于做好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的通知各位老师、同学:根据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校教字〔2023〕64号)和教务处《关于做好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关于学生毕业设计的有关要求,学院将继续加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设”)的管理和检查力度,并在2024年6月11日17点前完成本届本科生毕设后期的各项工作。具体工作要求如下:一、指导教师应加强对进度落后学生、延期进入毕设学生的关心和指导,确保省级优秀毕设培育项目的论文完成质量。督促学生做好毕设各项材料的网上提交和打印装订工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规范、高质量地完成毕设,保证毕设管理系统中学生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毕设材料归档要求详见附件1。二、学院在毕设管理系统中开展毕设抄袭检测工作,2024届所有本科生均参加抄袭检测,由指导教师确认学生提交检测的论文并审核是否通过,审核标准详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
30
2024-04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做好2024年优秀生类转专业工作,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2024年优秀生类转专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成立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组 组长:李鑫 成员:朱小军陈海燕许娟李振华林卉 王香 蒋旭莹刘雪娟韩桂馨王叶飞二、优秀生类转专业条件及要求1.专业排名前35%的学生可申请优秀生类转专业,学院各专业可接收转入人数为当前该专业一年级学生数的20%。2.转专业申请对象:2023级本科生,申请条件和要求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一款、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3年已按专业招生计划完成了招生录取,按照《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3级学生不开展转专业工作。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1)受处分且未解除的;(2)在休学期间的;(3)有转学经历的;(4)国家规定的其他不得转专业的或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转专业范围受限:(1)艺术类专业不得转入普通类专业;(2)外语类保送生不得转入非外语类专业;(3)高考以文科招生进入或文科类专业不得转入本学院专业;(4)国
29
2023-11
根据教务处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更好的落实和推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现提出如下安排:一、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成立了2024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黄圣君副组长:李鑫成员:朱小军、陈海燕、许娟、李振华王香、朱润泽、段仕伟、石阳二、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安排:序号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工作安排1教师资格审核11月30日前教师申报毕设资格,各专业和院教学办公室审核;2上报题目12日1日-12月4日教师通过毕设管理系统上报毕业设计题目;(教师)3题目审核12月5日-12月7日专业主任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审核;(各专业教学主任)4选题12月8日-12月10日学生通过毕设系统在网上选择指导教师和毕设题目;(学生)教师通过毕设系统确定指导学生名单;(教师)5下达任务书12月15日前指导教师为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并召开指导见面会;(教师)各专业对未确定指导教师的学生进行调剂;(各专业教学主任)6开题答辩3月7日前寒假结束前学生通过毕设系统提交开题报告(学生);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
20
2023-09
各年级: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创新班培养与管理工作办法》,学院将对2021级、2022级人工智能创新班开展2022-2023学年的考核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考核对象考核名单见附件,如有出入,请在考核汇总表后加以注明。二、考核内容1.品德优良,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2.学年计划完成情况良好,学习成绩优良,获得学年所有必修学分,第一、二、三学年课程平均学分绩点须分别大于等于3.2、3.2 和 3.3。 3.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前三学年内作为主持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 2 位)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结题,或参加学校认定的 III 级甲等及以上级别的学科竞赛,或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排名均前 3 位)等。4.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经学院审核认定,考核条件可适当放宽。三、工作流程1、9月26日前,学生提交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栏目纸质复印件并完成表格填写,辅导员审核纸质材料。辅导员审核学生思想政治表现。2、9月28日前,学院教学办完成学业相关考核。3、考核结果于学院网站公示3天,如有疑义,请联系学院教学办公室。学院教学办公室联
19
16
13
为做好学院2023年特殊类型转专业工作,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2023年特殊类型转专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成立特殊类型转专业工作组为确保转专业工作有序进行,我院成立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转专业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李 鑫 成 员:朱小军 陈海燕 许 娟 李振华 林 卉 王 香 蒋旭莹 刘雪娟 王叶飞 许彧文 胡 朋二、申请对象1. 2021级、2022级在籍在校本科生,第一次受到学业严重警示且未达到退学要求的学生或不适合在现专业继续学习并经学院审定认可的学生,可申请特殊类型类转专业。2. 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可申请特殊类型类转专业。三、申请条件及要求1.申请条件及要求参照校教字〔2022〕3号文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附件1)第三条和第八条规定。2.特殊类型转专业只能在理工类和非理工类专业之间进行,不得转入同一类专业。可接收特殊类型的非理工科类专业包括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专业、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全部本科专业,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外国语学院全部本科专
05
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博)连读培养工作管理办法》,现对具有2020级本硕(博)连读资格的学生(排序按学号顺序)进行公示,公示期即日起3天,如有异议,请联系教学办公室025-84892811,王老师。162010110王佳静162010114冯 越162010212安栋圻162010229闫行凯162010304冯天晨162010319金徐明162020214顾哲远162020304张海若162020320黄薛渠162030227刘 浩162050120冉 鹏182010318朱瑞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 2023年9月5日
28
2023-08
各位同学:为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培养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拔尖人才,学院设立人工智能创新班。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创新班建设与管理办法(2023级)》相关文件要求,现面向学院2023级新生选拔30人左右组成2023级人工智能创新班,具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级人工智能创新班选拔实施方案》,请见附件。选拔时间安排如下:时间工作内容备注8月30日-31日学生自愿报名报名时需提供各项获奖证书、信息特长潜质证明9月1日-3日报名材料审核与筛选9月4日公布综合面试名单9月5日综合面试综合面试每人面试时间约5分钟9月7日名单公示请有意愿报名的同学填写https://f.wps.cn/g/9s9vWcZw/链接报名,报名即刻开始,直至9月3日24:00结束。咨询电话:计算机学院教学办025-52113283、0519-8897006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2023年8月28日附件1:2023级人工智能创新班建设与管理办法.pdf附件2:2023级人工智能创新班选拔实施方案.pdf
14
2023-0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2022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卓越班”选拔方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建设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学院”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文件要求,采取选拔的方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单独组建“卓越班”,并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2022级“卓越班”选拔方案。一、“卓越班”选拔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2022级入学且目前仍在2022级具有我校学籍的在校生,“卓越班”学生的专业方向与该学生原专业方向相同。二、“卓越班”选拔原则1.尊重学生个性,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成绩进行“卓越班”学生选拔。2.坚持公平、公开、
06
2023届毕业生将毕业设计材料按照以下归档要求整理好交至每班班长处(培优班的同学按照原专业和班级填写各类信息并归档,卓越班的同学按卓越班班级填写信息和归档),由班长统一交至504,接收时间:6月18日。毕业设计封面、材料袋等至指定地点购买、装订,将军路校区装订地点:樱花广场综合楼典航文印店,电话025-52119119。以下所有材料,分为两类提交。(1)毕设材料袋,封面信息均须手写完成,封面编号填写学号,延长学年、转专业、卓越计划班的同学在学号上方请单独写明所在班级班号,毕设材料袋内装有:毕业设计1份、毕业设计工作材料1份、毕业设计附件材料1份;(2)单册《毕业设计工作材料》。注:推荐校优的同学,需要提交2份毕设材料袋,无需单独提交单册《毕业设计工作材料》,具体名单单独通知。包含材料具体要求如下:归档材料份数要求电子材料1份在毕设系统中的“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最终版”处提交最终版论文的电子稿。注意:电子稿内须包含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签名,可导出带有本人和指导教师电子签名的诚信承诺书及使用授权书替换原文中未签名的页面。论文封面右上角的编号填写本人学号,团队毕设的团队总论文须作为团队队长个人论
2023-05
答辩组地点全日期时间组长组员组员组员组员公开1组D12022023/5/31 (周三)8:30-12:00谭晓阳谢强李静公开2组D12112023/5/31 (周三)8:30-12:00周璐许娟张彤公开3组D12132023/5/31 (周三)8:30-12:00陈鸣张德平周玉倩公开4组D13012023/5/31 (周三)8:30-12:00夏正友刘亮王肇康公开5组D13022023/5/31 (周三)8:30-12:00陈哲陈丹沈国华公开6组D12022023/5/31 (周三)14:00-17:30刘宁钟李伟湋万鹏公开7组D12112023/5/31 (周三)14:00-17:30李丕绩胡军温旭云公开8组D12132023/5/31 (周三)14:00-17:30章建军薛明富胥帅公开9组D13012023/5/31 (周三)14:00-17:30叶海波李丹王铁鑫刘春颜公开10组D13022023/5/31 (周三)14:00-17:30李博涵唐艺璇宫丽娜公开11组D11012023/6/1 (周四)8:30-12:00王立松郑吉平李娟公开12组D11022023/6/1 (周四)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关于做好202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的通知各位老师、同学: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202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关于学生毕业设计的有关要求,学院将继续加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设”)的管理和检查力度,并在2023年6月9日17点前完成本届本科生毕设后期的各项工作。具体工作要求如下:一、指导教师应加强对进度落后学生、中期检查不合格学生、延期进入毕设学生的关心和指导,督促学生做好毕设各项材料的网上提交和打印装订工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规范、高质量地完成毕设,保证毕设管理系统中学生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毕设材料归档要求详见附件1。二、学院在毕设管理系统中开展毕设抄袭检测工作,2023届所有本科生必须参加抄袭检测,由指导教师确认检测并审核是否通过,审核标准详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202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工作方案》。三、指导教师应指导督促学生完成毕设论文的撰写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202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工作方案为提高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1.抄袭检测时间安排2023年5月14日晚12点前,完成首次抄袭检测;2023年5月17日晚12点前,完成第二次抄袭检测;2023年5月18日,向学校提交最终抄袭检测报告。2.抄袭检测工作安排2023届本科生参加抄袭检测的比例为100%,所有学生(已确定延期参加毕设答辩的学生除外)都应按时参加首次抄袭检测。首次抄袭检测评定结果为“修改后复测”或首次抄袭检测评定结果为“通过”但因故需要对论文进行修改的学生,应参加第二次抄袭检测。延期参加毕设答辩的学生,须在论文撰写完成后补做抄袭检测,检测结果为“通过”方可申请答辩。毕设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撰写论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抄袭检测,及时审核学生提交至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论文,并在完成抄袭检测后继续指导学生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除关注抄袭检测结果中的“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指标外,指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