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学院召开了本年度第三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黄志球教授主持,研究生教学副院长王箭做了具体工作汇报。
会议审议通过了26份硕士学位申请材料、6份博士学位申请材料、3份硕士生导师资格申请材料。会议围绕研究生生源现状,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博士生申请答辩过程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明确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标准从高,管理从严,待遇从优的培养理念。
标准从高:通过分析我院研究生近三年招生名额的变化,认识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生源匮乏的严峻性已迫在眉睫。会议就11级硕士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统计作了分析,并与10级硕士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自2013年3月执行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要求”的规定后,硕士生的科研成果仅仅在9个多月的时间就产生了巨大的收获,充分体现了要求从高的作用,也体现了我院师生科研潜力之巨大。为此,会议讨论通过了在11级硕士科研成果要求的基础上,对12级硕士提出了新的修订方案。同时对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议要求:自10级博士研究生开始,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资格要求在读年限不足4年者执行校研字[2013]37号文件的同时,至少在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在读年限大于4年小于5年半者在满足学校要求的前提下,至少在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在读年限大于5年半者要满足学校规定。
管理从严:会议对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过程进行了审议。首先,对申请学位材料进行了评析,指出了某些博士生的论文修改说明撰写的不具体,回答论文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不够详细等现象,会议要求导师要严格审核把关;之后,对博士论文质量也进行了剖析,针对个别学位论文只重视小论文,大论文仅仅是小论文的罗列,忽视了大论文的学术质量等现象,会议强调不仅要重视小论文质量,更要重视大论文的质量,这是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保证;最后,对博士申请答辩材料审核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评议,强调导师、研究所、学院三方要做到层层把关,不能仅局限于形式签字,要真正做到严格审核把关。
待遇从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之一,为了能够让研究生安心于科研,解决其后顾之忧,会议讨论通过了对博士研究生给予助学补助的提议,建议由导师、学院、学校共同提供给每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助学补助每年3-5万,同时建议在14年的博士招生录取中以报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优先录取为原则,对研究生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实行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机制。
会议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挖掘研究生科研潜力,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进行了讨论。强调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导师责任意识,严格管理程序,以确保培养质量的提高。与会委员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研究生的培养要做到“三从”,“三加”,即要求从高,管理从严,待遇从优;加强指导,加强管理,加强投入。这是导师与学生的共同心声,是学院发展的必行之路,只有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创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栋梁之才,学院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